"黃錦樹"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演講)
行 173: 行 173:
 
*2021-2022年,〈歸僑蕭村晚年長篇小說研究〉
 
*2021-2022年,〈歸僑蕭村晚年長篇小說研究〉
 
==演講==
 
==演講==
專題演講
 
 
*2019年,〈馬華文學的欲望〉、〈別再“華語語系”:從華人史、華文文學看sinophone〉
 
*2019年,〈馬華文學的欲望〉、〈別再“華語語系”:從華人史、華文文學看sinophone〉
 
*2021年,〈黃錦樹:〈馬華文學:一个幻覺的未來〉
 
*2021年,〈黃錦樹:〈馬華文學:一个幻覺的未來〉

於 2021年9月18日 (六) 09:33 的修訂

簡介

生平

作品

短篇小説結集

  • 1994年,《夢與豬與黎明》
  • 1997年,《烏暗暝》
  • 2001年,《由島至島》
  • 2005年,《土與火》
  • 2013年,《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
  • 2014年,《刻背》、《猶見扶餘》
  • 2015年,《魚》
  • 2016年,《雨》
  • 2019年,《民國的慢船》
  • 2020年,Ng Kim Chew, translated by Pierre-Mong LIM, Pluie, Arles: Editions Picquier
  • 2021年,《大象死去的河邊》

短篇小説選集

  • 2007年,《死在南方》
  • 2011年,大東和重、羽田朝子、濱田麻矢、森美千代譯,《夢と豚と黎明:黃錦樹作品集》
  • 2014年,《火,與危險事物:黃錦樹馬共小說選》
  • 2016年, Ng Kim Chew,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Carlos Rojas, Slow Boat to China and Other Stori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散文

  • 2007年,《焚燒》
  • 2015年,《火笑了》
  • 2019年,《時差的贈禮》

文學評論

  • 1996年,《馬華文學:內在中國,語言與文學史》
  • 1998年,《馬華文學與中國性》
  • 2003年,《謊言或真理的技藝》
  • 2006年,《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
  • 2012年,《章太炎語言文字之學的知識(精神)系譜》
  • 2015年,《注釋南方:馬華文學短論集》、《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
  • 2016年,《論嘗試文》
  • 2019年,《馬華文學批評大系:黃錦樹》、《幽靈的文字》

編選

  • 1998年,《一水天涯:馬華當代小説選》
  • 2004年,《別再提起:馬華當代小説選 1997-2003》、《原鄉人:族群的故事》
  • 2005年,《想像的本邦》
  • 2006年,《打個比方:「三城記」小說系列第三輯·台北卷》、《重寫.臺灣.文學史》
  • 2007年,《媲美貓的發情》
  • 2008年,《回到馬來亞:華馬小説七十年》
  • 2013年,《故事總要開始:馬華當代小說選(2004-2012)》
  • 2015年,《我們留臺那些年》
  • 2015年,《膠林深處:馬華文學裏的橡膠樹》、《散文類:新時代「力與美」最佳散文課讀本》

論文

專書論文

  • 2010年,〈沈從文:抒情寫作與救贖批判〉(臺南:《「感官素材與人性辨證」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期刊論文

  • 1995年

〈內/外:錯位的歸返者王潤華和他的(鄉土)山水〉

〈新/後移民:漂泊經驗、族群關係與閨閣美感──論潘雨桐的小說〉

  • 1996年

〈華文/中文:『失語的南方』與語言再造〉

〈神姬之舞:後四十回?(後)現代啟示錄?──論朱天文〉

〈論陳大為治洪書〉

  • 1997年

〈意識型態的物質化──論王安憶《紀實與虛構》中的虛構與紀實〉

〈中國性與表演性:論馬華文學與文化的限度〉

〈流離的婆羅洲之子和他的父親、母親?論李永平的「文字修行」〉

  • 2000年

〈技術革命、偽知識與中國書場〉

〈魂在:論中國性的近代起源,其單位、結構及(非)存在論特徵〉

〈反思「南洋論述」:華馬文學,複系統、與人類學視域〉

  • 2001年

〈從個人的體驗到黑暗之心──論張貴興的雨林三部曲〉

〈隔壁房間的裂縫:論駱以軍的抒情轉折〉

  • 2002年

〈災難、犧牲、啟示錄──以張承志《心靈史》為核心的考察〉

〈世俗的救贖:論張派作家胡蘭成的超越之路〉

〈漫遊者,象徵契約與卑賤物──論李永平的「海東春秋」〉

〈胡蘭成與新儒家﹕債務關係、護法招魂與禮樂革命新舊案〉

〈從戀屍癖大法官到救世主﹕論附魔者宋澤萊及其自我救贖〉

  • 2003年

〈另類租借,境外中文,現代性:論馬華文學史之前的馬華文學〉

〈東南亞華人少數民族的華文文學──政治的馬來西亞個案:論大馬華人本地意識的限度〉

〈身世、背景,與斯文──《華太平家傳》與中國現代性〉,《紀念朱西甯先生文學研討會論文集》

〈文之餘?論現代文學系統中之現代散文,其歷史類型及與週邊文類之互動,及相應的詩語言問題〉

〈論中體:絕對域與遭遇〉

  • 2004年

〈原鄉及其重影〉

〈詩,歷史病體與母性──論郭松棻〉

〈華文少數文學:離散現代性的未竟之旅〉

  • 2005年

〈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

〈錯體,之外,或哀悼〉

  • 2006年

〈馬華文學與(國家)民族主義:論馬華文學的創傷現代性〉

〈無國籍華文文學〉

  • 2007年

〈重寫自畫像:清教徒的擬懺悔錄──論溫祥英〉

  • 2008年

〈巫言廢語:關於兩部長篇小說的評注〉

  • 2009年

〈神的屍骸──論駱以軍的傷害美學〉

  • 2012年

〈窗、框與地方──論郭松棻的域外寫作〉

  • 2013年

〈論胡蘭成的神話學〉

〈尋找詩意〉

〈近年馬華文學超越既有視域的一種趨勢──若干個案的討論〉

〈不在南方:論王嘯平與賀巾晚年的小說〉

  • 2014年

〈文與也:現代危機裡的文,與作為歷史遺留物的國學。及她,和她的腳。〉

〈審理開端:重返〈為甚麼馬華文學〉〉

〈文革作為啟蒙,或啟蒙的反諷──論王安憶的《啟蒙的時代》〉

  • 2015年

〈內在的風景──從現代主義到內向世代〉

〈面具的奧秘:現代抒情散文的主體問題〉

〈異質風景──論雷驤的「散文」寫作〉

〈馬華文學與馬共小說〉

〈香港─馬來亞:熱帶華文小說的兩種生成,及一種香港文學身份〉

  • 2016年

〈“滿懷憧憬的韵母起義了措詞” ─遲到的說書人陳大為和他的「野故事」〉

〈空午與重寫:馬華現代主義小說的時延與時差〉

  • 2017年

〈歷史傷停時間裡的「寫作本身」〉

  • 2020年

〈論非詩〉

〈“馬華文學的背後有個民國的影子”:試論馬華文學的「民國」向度〉

研究會論文

研究計畫

  • 2000-2001年,〈胡蘭成研究〉
  • 2001-2002年,〈另類租借,境外中文與現代性:馬來西亞-新加坡〉
  • 2002-2003年,〈近代中國性的起源,(一):絕對域與遭遇〉
  • 2004-2005年,〈馬華文學與民族主義1920~1975〉
  • 2005-2006年,〈文與現代性:俗的發現〉
  • 2007-2008年,〈文學復古:一個現代性方案〉
  • 2009-2010年,〈沈從文的抒情寫作與救贖批判〉
  • 2011-2012年,〈郭松棻與當代中文寫作的外邊:一個理論的探勘〉
  • 2012-2013年,〈文革作為啟蒙:圍繞《啟蒙時代》的思考〉
  • 2013-2014年,〈現代散文的主題問題:一個批判性的考察〉
  • 2015-2016年,〈中文現代主義:理論反思與個案考察〉
  • 2016-2017年,〈南方華文文學共和國芻議〉
  • 2017-2018年,〈馬華文藝“獨特性”的理論重探〉
  • 2018-2019年,〈馬華文學如何“世界化”?〉
  • 2019-2020年,〈馬華文學與民國〉
  • 2021-2022年,〈歸僑蕭村晚年長篇小說研究〉

演講

  • 2019年,〈馬華文學的欲望〉、〈別再“華語語系”:從華人史、華文文學看sinophone〉
  • 2021年,〈黃錦樹:〈馬華文學:一个幻覺的未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