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連德"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著作)
(讚譽)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0 次修訂)
行 1: 行 1:
 
==簡介==
 
==簡介==
[[伍連德]],字聯星,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
+
[[伍連德]],字聯星,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創刊《中華醫學雜誌》及創辦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學會、中國防癆協會、中華麻風救濟會、中國微生物學會、中國醫史學會、中國科學社等等。其中設計的「伍氏口罩」就是N95口罩的前身。本身是一位流行病學家、微生物學家、病理學家和公共衛生學家、醫學教育家、醫生和作家。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華人,享有「中國現代醫學奠基人」的美譽。
  
 
==生平==
 
==生平==
 
*1879年,[[伍連德]]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
 
*1879年,[[伍連德]]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
 +
*1896年,被劍橋伊曼紐爾學院錄取。
 
*1899年,赴英國學醫術。
 
*1899年,赴英國學醫術。
*1903年,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並歸國建立醫館。
+
*1903年,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並歸國建立醫館。期間在吉隆坡創立[[雪蘭莪]]文學及辯論學會。
 
*1907年,獲得外交大臣[[施肇基]]舉薦,於是出任天津北洋醫學堂協辦。
 
*1907年,獲得外交大臣[[施肇基]]舉薦,於是出任天津北洋醫學堂協辦。
 
*1910年,到哈爾濱對抗鼠疫。
 
*1910年,到哈爾濱對抗鼠疫。
 +
*1911年,在中國首次召開的國際醫學大學──萬國鼠疫研究會。
 
*1912年,在東北各地建立的防疫醫院。
 
*1912年,在東北各地建立的防疫醫院。
 
*1913年,東北抵抗鼠疫和霍亂的爆發。
 
*1913年,東北抵抗鼠疫和霍亂的爆發。
行 21: 行 23:
 
*1937年,[[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學會]]成立,[[伍連德]]任首屆會長。
 
*1937年,[[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學會]]成立,[[伍連德]]任首屆會長。
 
*1946年,到[[馬來西亞]]創辦了吉隆玻醫學研究中心。
 
*1946年,到[[馬來西亞]]創辦了吉隆玻醫學研究中心。
 +
*1960年,在[[馬來西亞]]逝世。
  
==著述==
+
==作品==
《鼠疫鬥士——個現代華人醫生的自傳》
+
*著述
 +
:《鼠疫鬥士——個現代華人醫生的自傳》
  
《中國醫學史》(世界上第一次用英文撰寫的中國醫學史專著)
+
:《中國醫學史》(世界上第一次用英文撰寫的中國醫學史專著)
  
《論肺型鼠疫》
+
:《論肺型鼠疫》
  
《鼠疫概論》
+
:《鼠疫概論》
 +
*著作
 +
:《鼠疫概論》
  
《鼠疫概論》
+
:《霍亂概論》
  
《霍亂概論》
+
==諾貝爾獎==
 +
*1927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前身日內瓦國際聯盟衛生組織(Health Organization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授予「鼠疫專家」稱號。紀念[[伍連德]]在肺鼠疫防治研究的貢獻,包括發現旱獺於其中的傳播角色。
 +
*1935年,獲提名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華人。
 +
==紀念==
 +
*銅像
 +
:在哈爾濱醫科大學,緬懷他促進公共衛生、預防醫學和醫學教育方面的貢獻而建造的。
 +
*地方命名
 +
:在[[馬來西亞]],檳城自由學校對面的一個安靜的地方以他的名字命名,名叫[[塔曼吳連德]]。
 +
:位於[[怡保]]花園南面,霍克李公園和怡保花園東之間的怡保中產階級住宅區,以吳博士的名字做為命名。
 +
==讚譽==
 +
學者[[梁啟超]]就曾讚譽他:「科學輸入垂五十年,國中能以學者資格與世界相見者,伍星聯博士一人而已!」
  
==諾貝爾獎==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C%8D%E8%BF%9E%E5%BE%B7 維基百科]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C%8D%E8%BF%9E%E5%BE%B7 維基百科-伍連德]
*[https://www.cosmiccare.org/Magazine/Detail/9a887143-d90e-4d03-8c54-fa95656eacf4 宇宙光雜誌-N95 口罩之父伍連德]
+
*[https://www.cosmiccare.org/Magazine/Detail/9a887143-d90e-4d03-8c54-fa95656eacf4 宇宙光雜誌-N95 口罩之父-伍連德]
*[https://market.cloud.edu.tw/resources/web/1661295 教育雲]
+
*[https://market.cloud.edu.tw/resources/web/1661295 教育雲-伍連德]
*[http://cht.a-hospital.com/w/%E4%BC%8D%E8%BF%9E%E5%BE%B7 醫學百科]
+
*[http://cht.a-hospital.com/w/%E4%BC%8D%E8%BF%9E%E5%BE%B7 醫學百科-伍連德]
*[https://www.hk01.com/%E8%97%9D%E6%96%87%E4%B8%AD%E5%9C%8B/498659/%E8%A2%AB%E4%B8%96%E7%95%8C%E9%81%BA%E5%BF%98%E7%9A%84%E4%BC%8D%E9%80%A3%E5%BE%B7-%E7%99%BC%E6%98%8E%E5%8F%A3%E7%BD%A9%E9%98%B2%E7%96%AB-%E5%A4%96%E5%9C%8B%E5%B0%88%E5%AE%B6%E5%BE%9E%E4%B8%8D%E4%BF%A1%E8%AE%8A%E5%85%A8%E8%81%BD%E4%BB%96%E6%8C%87%E6%8F%AE 香港01]
+
*[https://www.hk01.com/%E8%97%9D%E6%96%87%E4%B8%AD%E5%9C%8B/498659/%E8%A2%AB%E4%B8%96%E7%95%8C%E9%81%BA%E5%BF%98%E7%9A%84%E4%BC%8D%E9%80%A3%E5%BE%B7-%E7%99%BC%E6%98%8E%E5%8F%A3%E7%BD%A9%E9%98%B2%E7%96%AB-%E5%A4%96%E5%9C%8B%E5%B0%88%E5%AE%B6%E5%BE%9E%E4%B8%8D%E4%BF%A1%E8%AE%8A%E5%85%A8%E8%81%BD%E4%BB%96%E6%8C%87%E6%8F%AE 香港01-伍連德]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7968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7968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伍連德]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76123-a-brief-history-of-masks-how-did-human-respiratory-protection-evolve 口罩歷史中的華人貢獻]
+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76123-a-brief-history-of-masks-how-did-human-respiratory-protection-evolve 口罩歷史中的華人貢獻-伍連德]
 +
*[http://wulientehsociety.org/2012/12/11/biography/ 檳城文科學界-伍連德]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27042717/http://www.hrbmu.edu.cn/h_hyjj/srxz/index.htm 哈爾濱醫科大學-首任校長]

於 2021年9月23日 (四) 13:20 的最新修訂

簡介

伍連德,字聯星,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創刊《中華醫學雜誌》及創辦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學會、中國防癆協會、中華麻風救濟會、中國微生物學會、中國醫史學會、中國科學社等等。其中設計的「伍氏口罩」就是N95口罩的前身。本身是一位流行病學家、微生物學家、病理學家和公共衛生學家、醫學教育家、醫生和作家。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華人,享有「中國現代醫學奠基人」的美譽。

生平

  • 1879年,伍連德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
  • 1896年,被劍橋伊曼紐爾學院錄取。
  • 1899年,赴英國學醫術。
  • 1903年,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並歸國建立醫館。期間在吉隆坡創立雪蘭莪文學及辯論學會。
  • 1907年,獲得外交大臣施肇基舉薦,於是出任天津北洋醫學堂協辦。
  • 1910年,到哈爾濱對抗鼠疫。
  • 1911年,在中國首次召開的國際醫學大學──萬國鼠疫研究會。
  • 1912年,在東北各地建立的防疫醫院。
  • 1913年,東北抵抗鼠疫和霍亂的爆發。
  • 1915年,伍連德、顏福慶、俞鳳賓、刁信德等21位醫師在上海宣告中華醫學會成立,並選舉顏福慶為首屆會長,伍連德為書記。
  • 1916年,伍連德被選為會長,並連任了兩屆。期間也是北洋政府黎元洪總統的特醫及京漢、京張、京奉、津浦四條鐵路總醫官。
  • 1918年,創辦北京中央醫院,伍連德為第一任院長。
  • 1919年,東北抵抗鼠疫和霍亂的爆發。
  • 1922年,受奉天督軍張作霖委託建立的東北陸軍醫院。
  • 1926年,創建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今哈爾濱醫科大學前身),伍連德為第一任校長。
  • 1930年,在中國海港檢疫事務管理處下設的各口岸建立的檢疫醫院。期間,被任命為中國海港檢疫總管理處處長。
  • 1931年,赴北京任中國海港檢疫總監。
  • 1933年,他還與顏福慶等發起建立了中國防癆協會,伍連德任常務理事,參與發起創建了中華麻風救濟會、中國微生物學會、中國醫史學會、中國科學社等等科學團體。
  • 1937年,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學會成立,伍連德任首屆會長。
  • 1946年,到馬來西亞創辦了吉隆玻醫學研究中心。
  • 1960年,在馬來西亞逝世。

作品

  • 著述
《鼠疫鬥士——個現代華人醫生的自傳》
《中國醫學史》(世界上第一次用英文撰寫的中國醫學史專著)
《論肺型鼠疫》
《鼠疫概論》
  • 著作
《鼠疫概論》
《霍亂概論》

諾貝爾獎

  • 1927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前身日內瓦國際聯盟衛生組織(Health Organization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授予「鼠疫專家」稱號。紀念伍連德在肺鼠疫防治研究的貢獻,包括發現旱獺於其中的傳播角色。
  • 1935年,獲提名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華人。

紀念

  • 銅像
在哈爾濱醫科大學,緬懷他促進公共衛生、預防醫學和醫學教育方面的貢獻而建造的。
  • 地方命名
馬來西亞,檳城自由學校對面的一個安靜的地方以他的名字命名,名叫塔曼吳連德
位於怡保花園南面,霍克李公園和怡保花園東之間的怡保中產階級住宅區,以吳博士的名字做為命名。

讚譽

學者梁啟超就曾讚譽他:「科學輸入垂五十年,國中能以學者資格與世界相見者,伍星聯博士一人而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