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短劍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馬來短劍(馬來語:keris),翻譯稱之為格里斯劍,是現今的馬來半島各民族,過去所使用的獨特的短劍,製作過程相當費工,且須過火500次以上才能打造出基本款的馬來短劍。

過去主要流行於印尼、馬來西亞、汶萊、泰國南部、菲律賓等馬來文化地區。

名稱語意

東南亞不少過去受過馬來文化薰陶的地區卻稱之為「Keris」,但西方國家卻將此劍名稱拼寫作「kris」。

歷史

馬來短劍的起源故事相當多,目前最常見的說法是馬來短劍是由越南北部東山文化鐵製劍、戈傳到印尼後發展而成的,最早可追溯至西元800年前。

馬來短劍在設計上會有一個彎曲的劍柄,如此的設計能夠加強砍、刺等技術上攻擊敵人時的劍刃壓力,但馬來短劍的劍刃是彎的較難控制,因此使用馬來短劍時須非常小心。

參考資源

馬來短劍

馬來西亞觀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