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已重新導向自 鄭和寶船)
前往: 導覽搜尋
*描述: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內陳設的鄭和銅像
*攝影:林信成
*日期:2019/07/19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簡介

鄭和(1371年-1433年),中國雲南昆陽回族人,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及宦官。原姓馬,名文彬,字和,故稱馬和;小名三寶,又作三保;阿拉伯名字是哈兒只.馬哈茂德.贍思丁(Hajji Mahmud Shamsuddin),馬姓是阿拉伯語「馬哈茂德」(穆罕默德)的漢化寫法。

鄭和原為雲南的王公貴族後代(有一說是元朝咸陽王賽典赤·贍思丁之六世孫[1]),幼年家境優渥,常聽父祖輩講述坐大船看各國風土民情、奇珍異獸之事。十歲時,明軍攻打雲南,其父馬哈只遇害,鄭和被明軍掠走,後受宮刑成為宦官,被派往服侍當時的燕王朱棣。在靖難之役中,鄭和於鄭村壩立下了戰功,明成祖乃賜姓鄭,史稱鄭和,並升任內官監太監,官至正四品。

1405年(明永樂三年)至1433年(明宣德八年)期間,鄭和奉命率領船隊,開啟了前後共七次的遠洋航程,持續長達二十八年,訪問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史稱「鄭和下西洋」,總航程達七萬多海里,相當於繞地球三圈多。

1433年(明宣德八年),鄭和於返航期間,在印度古里(今印度柯澤柯德)去世。

鄭和下西洋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實行海禁政策,嚴禁人民對外通商貿易,以解決倭寇問題。

明成祖朱棣登基後,為展示明朝實力,便遣使出海訪問各國,恢復朝貢制度。

從1405年(永樂三年)至1433年(宜徳八年)期間,鄭和受命率領船隊進行了七次遠航,範圍跨越東南亞、印度次大陸、阿拉伯半島及東非各地,為當時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航海行動。鄭和七下西洋總航程超過7萬海里,長度相當於環繞地球三周有餘。

鄭和七次下西洋期間,船隊曾多次停駐於馬六甲,其商貿活動也隨之帶動了馬六甲的經濟繁榮。

鄭和船隊在下西洋期間,積極推動各國貿易活動,以中國特有的陶瓷、銅器、紡織品等換取或採購各地特產,如香料、珍貴木材、奇珍異獸。同時,鄭和帶來各種先進生產技術和知識,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因此,在鄭和船隊曾停留的一些國家或地區,至今仍然流傳許多與鄭和有關的傳說及遺跡。例如:馬六甲

影片

  • 影片描述:1405-鄭和下西洋 (一)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 影片描述:1405-鄭和下西洋 (二)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鄭和寶船

鄭和下西洋船隊規模龐大,其中最大型的主力艦被稱為寶船,寶船的製造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與資源,足以體現當時明朝廷的國富民強。

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的鄭和寶船模型

(台灣)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的鄭和寶船模型

鄭和航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