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連德"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簡介) |
(→生平) |
||
行 9: | 行 9: | ||
*1907年,獲得外交大臣[[施肇基]]舉薦,於是出任天津北洋醫學堂協辦。 | *1907年,獲得外交大臣[[施肇基]]舉薦,於是出任天津北洋醫學堂協辦。 | ||
*1910年,到哈爾濱對抗鼠疫。 | *1910年,到哈爾濱對抗鼠疫。 | ||
+ | *1911年,在中國首次召開的國際醫學大學──萬國鼠疫研究會。 | ||
*1912年,在東北各地建立的防疫醫院。 | *1912年,在東北各地建立的防疫醫院。 | ||
*1913年,東北抵抗鼠疫和霍亂的爆發。 | *1913年,東北抵抗鼠疫和霍亂的爆發。 |
於 2021年9月23日 (四) 12:43 的修訂
簡介
伍連德,字聯星,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創辦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學會、中國防癆協會、中華麻風救濟會、中國微生物學會、中國醫史學會、中國科學社等等。 是一位流行病學家、微生物學家、病理學家和公共衛生學家、醫學教育家、醫生和作家。設計的「伍氏口罩」就是N95口罩的前身。
生平
- 1879年,伍連德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
- 1899年,赴英國學醫術。
- 1903年,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並歸國建立醫館。
- 1907年,獲得外交大臣施肇基舉薦,於是出任天津北洋醫學堂協辦。
- 1910年,到哈爾濱對抗鼠疫。
- 1911年,在中國首次召開的國際醫學大學──萬國鼠疫研究會。
- 1912年,在東北各地建立的防疫醫院。
- 1913年,東北抵抗鼠疫和霍亂的爆發。
- 1915年,伍連德、顏福慶、俞鳳賓、刁信德等21位醫師在上海宣告中華醫學會成立,並選舉顏福慶為首屆會長,伍連德為書記。
- 1916年,伍連德被選為會長,並連任了兩屆。期間也是北洋政府黎元洪總統的特醫及京漢、京張、京奉、津浦四條鐵路總醫官。
- 1918年,創辦北京中央醫院,伍連德為第一任院長。
- 1919年,東北抵抗鼠疫和霍亂的爆發。
- 1922年,受奉天督軍張作霖委託建立的東北陸軍醫院。
- 1926年,創建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今哈爾濱醫科大學前身),伍連德為第一任校長。
- 1930年,在中國海港檢疫事務管理處下設的各口岸建立的檢疫醫院。期間,被任命為中國海港檢疫總管理處處長。
- 1931年,赴北京任中國海港檢疫總監。
- 1933年,他還與顏福慶等發起建立了中國防癆協會,伍連德任常務理事,參與發起創建了中華麻風救濟會、中國微生物學會、中國醫史學會、中國科學社等等科學團體。
- 1937年,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學會成立,伍連德任首屆會長。
- 1946年,到馬來西亞創辦了吉隆玻醫學研究中心。
- 1960年,在馬來西亞逝世。
作品
- 著述
《鼠疫鬥士——個現代華人醫生的自傳》
《中國醫學史》(世界上第一次用英文撰寫的中國醫學史專著)
《論肺型鼠疫》
《鼠疫概論》
- 著作
《鼠疫概論》
《霍亂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