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打錫礦工業博物館"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7: 行 7:
 
==館藏==
 
==館藏==
 
===主館===
 
===主館===
進入博物冠映入眼簾的是一頭大象,就是因為這頭大象發跡了馬來西亞的錫礦。早在1848年,馬來領袖朗查化(Long Jaafar)飼養了一隻名為「拉律」(Larut)的大象,有一天牠在山林裡走失,過了幾天找回大象後發現牠的身上沾有礦物,後來透過仔細查找,發現拉律走失的一處沼澤蘊含著豐富的錫礦。開啟了馬來西亞輝煌的錫礦工業。該地還將大象的名字「拉律」(Larut)作為地名,最後在1874年改為「太平」。
+
進入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一頭大象,就是因為這頭大象發跡了馬來西亞的錫礦。早在1848年,馬來領袖朗查化(Long Jaafar)飼養了一隻名為「拉律」(Larut)的大象,有一天牠在山林裡走失,過了幾天找回大象後發現牠的身上沾有礦物,後來透過仔細查找,發現拉律走失的一處沼澤蘊含著豐富的錫礦,因此開啟了馬來西亞輝煌的錫礦工業。該地還將大象的名字「拉律」(Larut)作為地名,最後在1874年改為「太平」。
 +
 
 +
沿著參訪路線,首先可以看到最早的採礦方式——「打窿」,是一種利用人力向下開挖的開採法。因為此種開採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當時的馬來領袖袖朗查化(Long Jaafar)便由檳榔嶼招募了20名自中國的工人來開採。後來因為1850年代中國的戰亂,許多民眾紛紛離開中國,馬來西亞在此時也正在招募大量工人來開拓錫礦,而中國人就成為了被拐騙的對象,俗稱「賣豬仔」。博物館館內也清楚地展示了當時賣豬仔的情形。
 +
 
 +
 
  
 
*1880
 
*1880

於 2021年8月30日 (一) 11:11 的修訂

  • 影片描述:近打錫礦工業博物館 細說金寶百年採礦業興衰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簡介

位於馬來西亞霹靂州金寶縣(Kampar),由來自廣東省嘉應州(現為梅州)丘思東創辦,他是一位客家人錫礦家,也是金寶新街場(Bandar Baru)的實業家。 錫礦博物館展出了數百張關於錫礦的照片,另外還特別打造了四種不同年份的礦場模型;展場還分為室內及室外,分別為靜態和礦場情境呈現。


館藏

主館

進入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一頭大象,就是因為這頭大象發跡了馬來西亞的錫礦。早在1848年,馬來領袖朗查化(Long Jaafar)飼養了一隻名為「拉律」(Larut)的大象,有一天牠在山林裡走失,過了幾天找回大象後發現牠的身上沾有礦物,後來透過仔細查找,發現拉律走失的一處沼澤蘊含著豐富的錫礦,因此開啟了馬來西亞輝煌的錫礦工業。該地還將大象的名字「拉律」(Larut)作為地名,最後在1874年改為「太平」。

沿著參訪路線,首先可以看到最早的採礦方式——「打窿」,是一種利用人力向下開挖的開採法。因為此種開採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當時的馬來領袖袖朗查化(Long Jaafar)便由檳榔嶼招募了20名自中國的工人來開採。後來因為1850年代中國的戰亂,許多民眾紛紛離開中國,馬來西亞在此時也正在招募大量工人來開拓錫礦,而中國人就成為了被拐騙的對象,俗稱「賣豬仔」。博物館館內也清楚地展示了當時賣豬仔的情形。


  • 1880
  • 1910
  • 1940
  • 1980


未來發展

歷史與文化傳承

地方特色與觀光

學術研究及出版

周邊

參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