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台灣阿成"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行 4: | 行 4: | ||
*2021/7/1,歷經一年半的疫情洗禮,全球何時能解封仍無法預知,帶學生出國實習計畫一延再延,這網站架好後空在這裡也已經兩年了,索性將計畫轉變為「後疫情時代之國際在地數位共筆」。--[[使用者:台灣阿成|台灣阿成]] ([[使用者討論:台灣阿成|對話]]) 2021年7月2日 (五) 11:19 (CST) | *2021/7/1,歷經一年半的疫情洗禮,全球何時能解封仍無法預知,帶學生出國實習計畫一延再延,這網站架好後空在這裡也已經兩年了,索性將計畫轉變為「後疫情時代之國際在地數位共筆」。--[[使用者:台灣阿成|台灣阿成]] ([[使用者討論:台灣阿成|對話]]) 2021年7月2日 (五) 11:19 (CST) | ||
---- | ---- | ||
− | *[https://www.facebook.com/twarchn 臉書貼文] | + | *[https://www.facebook.com/twarchn 臉書貼文]:篩選 (1) 2019/2/10;(2) 2019/7/31 |
− | |||
*結案報告:〈[[使用者:台灣阿成/數位人文於大馬華人地區文化保存之應用研究|數位人文於大馬華人地區文化保存之應用研究]]〉 | *結案報告:〈[[使用者:台灣阿成/數位人文於大馬華人地區文化保存之應用研究|數位人文於大馬華人地區文化保存之應用研究]]〉 |
於 2021年7月3日 (六) 09:36 的修訂
- 2019/6/21,在赴馬來西亞拉曼大學駐點研究之前,又創立了這個新館:檳城維基館。 --台灣阿成 (對話) 2019年6月27日 (四) 07:37 (CST)
- 2019/12/27,「檳城維基館」並無法充分反映大馬華人文化,所以後來改為「大馬華人維基館」,隨後又想是否再改為「星馬華人維基館」,把新加坡也涵蓋進來?--台灣阿成 (對話) 2019年12月27日 (五) 15:43 (CST)
- 2020/9/16,原本已申請通過教育部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大馬華人數位共筆」,無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一直無法帶學生前往馬來西亞實習!希望疫情趕緊過去~--台灣阿成 (對話) 2020年9月16日 (三) 13:00 (CST)
- 2021/7/1,歷經一年半的疫情洗禮,全球何時能解封仍無法預知,帶學生出國實習計畫一延再延,這網站架好後空在這裡也已經兩年了,索性將計畫轉變為「後疫情時代之國際在地數位共筆」。--台灣阿成 (對話) 2021年7月2日 (五) 11:19 (CST)
- 臉書貼文:篩選 (1) 2019/2/10;(2) 2019/7/31
- 結案報告:〈數位人文於大馬華人地區文化保存之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