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密會社"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 |||
行 1: | 行 1: | ||
− | [[ | + | [[檔案: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08.jpg|thumb|400px|right|{{檔案: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08.jpg}}]] |
− | + | [[祕密會社]]是早期[[馬來西亞華人]]移民社會的主要組成結構之一,源自於中國的福建和廣東兩省的天地會、三合會等組織。原先皆有反清復明的政治意識,但在傳入東南亞後,逐漸演變成強調保護和互助的組織。 | |
+ | |||
+ | 19世紀為馬來亞秘密會社興盛時期,當時的華人移民大多自願或被迫參加[[祕密會社]].各組織可公開活動.人數龐大。英殖民者或馬來統治者亦利用[[祕密會社]]維持社會穩定及達成政治目的;而秘密會社則藉此積累財富和維護自身群體經濟利益。 | ||
+ | |||
+ | 然而,[[祕密會社]]的壯大和各組織間的衝突暴動,不但引發社會動盪,且日漸對當權者形成威脅。因此,英殖民政府在1889年明令取締,秘密會社紛紛解散轉為地下組織。 | ||
+ | |||
+ | 在諸多秘密會社中,以[[義興公司]](又稱[[義興會]]、義興派、義興幫或義興黨)與[[海山公司]](又稱[[海山會]]、海山派、海山幫或海山黨)的影響力最大。 |
於 2021年8月16日 (一) 09:44 的最新修訂
祕密會社是早期馬來西亞華人移民社會的主要組成結構之一,源自於中國的福建和廣東兩省的天地會、三合會等組織。原先皆有反清復明的政治意識,但在傳入東南亞後,逐漸演變成強調保護和互助的組織。
19世紀為馬來亞秘密會社興盛時期,當時的華人移民大多自願或被迫參加祕密會社.各組織可公開活動.人數龐大。英殖民者或馬來統治者亦利用祕密會社維持社會穩定及達成政治目的;而秘密會社則藉此積累財富和維護自身群體經濟利益。
然而,祕密會社的壯大和各組織間的衝突暴動,不但引發社會動盪,且日漸對當權者形成威脅。因此,英殖民政府在1889年明令取締,秘密會社紛紛解散轉為地下組織。
在諸多秘密會社中,以義興公司(又稱義興會、義興派、義興幫或義興黨)與海山公司(又稱海山會、海山派、海山幫或海山黨)的影響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