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人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 影片描述:馬來西亞第四代華裔看華人歷史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 影片描述:【經典.TV】20190721 - 馬來西亞土生華人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 影片描述:馬來西亞華人是如何移民到馬來西亞的呢?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 影片描述:馬來西亞的華人是什麼樣的存在?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馬來西亞華人,簡稱大馬華人,或稱為馬來西亞華裔,是構成馬來西亞的多元種族中,人口僅次於馬來人的第二大族群,現今人口約有740餘萬人,約佔馬來西亞總人口的23.4%。主要分布於吉隆坡(首都)、喬治市檳城州)、怡保太平金寶霹靂州)、新山柔佛州)、古晉砂拉越州)、亞庇沙巴州)和馬六甲馬六甲州)等各大城市。

大馬華人完整地保留了傳統華人文化,且發展出新的在地文化。馬來西亞華人主體是從明、清至民國之後,自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沿海地區,遷徙至馬來亞的移民及其後代。若要了解馬來西亞華人的歷史文化,可先從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內依時間序所劃分的幾個時期開始(以下文字主要參考: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走進華博),再進一步點閱本館其他相關頁面。

揚帆起航 初登南洋(公元前1世紀—公元14世紀)

在南洋包括馬來亞,華人最早的足跡可以追溯到一、兩千年前。

《漢書·地理志》記載了在漢朝前往南印的中國人途經馬六甲海峽,並可能在此補充糧食、日常用品與進行貿易。《水經註》裡也提及漢朝日南郡朱吾縣(今越南境內)的百姓因不滿縣吏苛政而在公元一至二世紀移居屈都昆,即如今登嘉樓州的龍運。早期華人社會除了商人外,也包括前往印度求法的僧侶及逃離中國的政治避難者,多數聚居於河口、內陸河岸或海岸港口。

出使南洋 華人南遷(公元15世紀—18世紀中葉)

公元15世紀初,中國皇帝明成祖派出使者訪問周邊各國。當時剛建國的馬六甲王國(1400年)為了得到保護,與明朝廷建立藩屬關係。

1405年至1433年,鄭和代表明朝七下西洋,走訪西太平洋與印度洋周邊各國,包括馬六甲。大批中國船員及商人湧入東南亞各地,部分更選擇就地定居,並與當地婦女通婚。

1511年,葡萄牙人入侵,馬六甲王朝滅亡。馬六甲先後被葡萄牙(1511-1640)及荷蘭(1641-1795)進行殖民統治。由於殖民者的貿易壟斷政策,當地華人社會發展停滯不前,部分華人遷移到其他港口城市,如北大年、吉蘭丹亞齊、坤甸等。

1644年,隨著中國明朝滅亡,大量難民、抗清失敗的明軍及不願臣服的明朝遺民紛紛逃難並移民到東南亞各地,華人人口迅速增長形成有規模的社區,此為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發展階段。

漂洋過海 落戶他鄉(公元18世紀末—20世紀中葉)

明末清初,大量難民、落敗的明軍、農民兵和明朝遺民等紛紛移居海外,地點以毗鄰的東南亞為主。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英殖民勢力逐漸滲透馬來半島和北婆羅洲。隨著檳城和新加坡的建立,大批華人也前來經商和定居。

19世紀中葉,中國鴉片戰爭爆發,外敵入侵,政變與武裝起義頻發,加上貧困飢餓等因素,人民只好另覓出路。同時,殖民者為了掠奪更多殖民地資源而推行苦力貿易來增加勞動力,掀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華人移民潮。

此一時期,馬來西亞華人人口暴漲,經濟發展與社會結構亦迎來巨大變化。從以往從事轉口貿易到買辦角色,再到英殖民時期,華人苦力則推動了錫礦業和種植業蓬勃發展。

由於殖民者採取分而治之政策,缺乏中國政府庇護的華人移民催生了血緣性宗親會組織、地緣性會館組織及祕密會社三大類社群,加強內部團結,構成二戰前的馬來西亞華人社會。

落地生根 百業興旺

經歷數個世紀的移民,華人晉升為馬來西亞第二大族群。不同時代遷移過來的華人與當地文化的融合程度不一,形成多個精神面貌大不相同的華人社群,建構馬來西亞複雜多樣的華人社會。在歲月的洗禮下,這些人對祖籍國或殖民地宗主國的情感逐漸轉化為對這個國家的認同,實現從落葉歸根至落地生根的理念轉變。

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演變與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密不可分。漂洋過海的華人移民登上這片土地後,就立志扭轉其悲慘命運,以刻苦耐勞、勤奮努力的精神開創事業。從最初的苦力,到扮演貿易買辦角色,再成為直接推動馬來西亞經濟的實業家、行業鉅子,馬來西亞華人以一雙手創造了自身的命運,也同時為國家建設做出貢獻。

家國淪陷 英勇抗日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本進攻馬來半島及婆羅洲北部。因英軍戰略失敗加上士兵訓練不足,馬來西亞在不到兩個月內全面淪陷,正式淪為日本殖民地,開啟日軍恐怖統治的黑暗時期。

日本打著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口號,在馬來亞控制及掠奪資源,採取高壓統治,奴役百姓,甚至任意逮捕及殺害。由於本地華人曾在中國抗日戰爭中提供大量援助,日軍在佔領馬來西亞後對華人進行報復而導致成千上萬人遇難。

無數華人為了保衛家國,不惜犧牲性命英勇抗日。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統治宣告結束。戰爭的創傷及殖民政府的失敗,造就馬來西亞人民獨立意識萌芽,從而走上爭取獨立之路。

風雲變色 迫遷家園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本土深受衝擊,無力振興殖民地經濟,再加上馬來西亞人民獨立自主意識萌芽,國內各地發生多次騷亂或罷工,引來殖民政府的鎮壓。

1948年,馬來西亞共產黨展開反殖民武裝鬥爭,英殖民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為了切斷馬共武裝部隊的糧食和物資供給,英殖民政府強迫50萬名居住在叢林邊緣的華人居民,遷移到規定的區域即“華人新村”內,並限制其活動範圍及實施宵禁等。

在英殖民政府軟硬兼施下,馬共日漸處於下風。馬來亞獨立前,馬共與聯盟政府領袖展開談判,但失敗收場。 1960年,馬共撤退至泰國南部,依靠中國共產黨的援助維持其鬥爭至80年代。雖然馬共的反殖民鬥爭失利,但同時凸顯英殖民政府在戰後無餘力進行全面統治,進而加速了馬來西亞走上獨立建國之路。

獨立建國 共存共榮

針砭時弊 人民喉舌

傳承文化 包容創新

團結同心 共築華社

把根留住 維護華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