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芭監獄"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歷史) |
(→景點資訊) |
||
行 16: | 行 16: | ||
==景點資訊== | ==景點資訊== | ||
− | * | + | *地點:Bukit Bintang, 55100 Kuala Lumpur, Federal Territory of Kuala Lumpur |
− | * | + | *營業時間:永久停業 |
− | + | *Google街道導覽:[https://www.google.com/maps/@3.1417008,101.7074792,3a,75y,128.81h,102.37t/data=!3m6!1e1!3m4!1s0qcZcWmMRByzMcf01Rc86w!2e0!7i16384!8i8192 監獄僅存的大門] | |
− | + | *OpenStreetMap:[https://www.openstreetmap.org/note/2887014]{{map2|3.14166, 101.70760|18}} | |
− | |||
− | |||
− | |||
− | *Google街道導覽: | ||
− | *OpenStreetMap: |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於 2021年10月9日 (六) 15:42 的修訂
- 影片描述:監獄拆除畫面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簡介
半山芭監獄(Pudu Prison)位於吉隆坡的市中心。由英國殖民政府 1891年至1895年間花費138,000令吉分階段建造。1996年囚犯被遷至雙溪毛糯後曾被改為博物館。直至2012年12月,監獄建築群大部分被拆除,只剩下正門和部分外牆。
當時的半山芭監獄是雪蘭莪州唯一同時關押男女囚犯的監獄。牢房又小又黑,每個牢房都只有一個鞋盒大小的窗戶。擁有自己的菜園,每年可以為囚犯提供足夠的食物。且是一座執行嚴厲體罰的監獄,甚至有專屬的鞭刑區。
歷史
作為監獄
1891年-1895年,半山芭監獄使用囚犯作為勞動力,從1891年起在中國墓地的遺址上開始建設,歷時四年在1895年完工。JAB Ellen中校被任命為半山芭監獄的第一任典獄長。
1895年8月,監獄裡爆發了霍亂,造成數百名囚犯死亡。後來發現瘟疫是由監獄的供水系統引起的,該系統依賴於以前在現場的中國墓地的一口老井。英國殖民當局的檢查顯示,井中的水被致命病毒嚴重污染。直到1898年,水的問題才得以解決。
1911年,Richard Alfred Ernest Clark成為半山芭監獄歷史上第一位歐籍典獄長。
1984年,一名名叫鄺炎章的囚犯以一年九個月的時間,用了大約2,000升油漆創作一幅約長266.1公尺高4.2公尺的熱帶場景壁畫。當時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列為世界上最長的壁畫。
景點資訊
- 地點:Bukit Bintang, 55100 Kuala Lumpur, Federal Territory of Kuala Lumpur
- 營業時間:永久停業
- Google街道導覽:監獄僅存的大門
- OpenStreetMap:[1]讀取地圖中...Leaflet | ©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