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范榕容"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08/10)
行 1: 行 1:
 +
 
==簡介==
 
==簡介==
 
新竹人,20歲。目前就讀於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因通過維基組的面試,與小組共同協助編寫林信成老師創立的大馬華人維基館,因為剛開始建置,有許多不太懂的地方,希望能夠向大家多多學習。
 
新竹人,20歲。目前就讀於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因通過維基組的面試,與小組共同協助編寫林信成老師創立的大馬華人維基館,因為剛開始建置,有許多不太懂的地方,希望能夠向大家多多學習。
行 13: 行 14:
 
====08/10====
 
====08/10====
 
昨日在老師及助教的叮囑下,今日繼續編寫李光前先生時按了許多次儲存頁面。今日主要的補充內容是李光前先生在銀行業的事蹟,其餘較瑣碎的是補充其前期與中期的生平。下一位編寫的是陳嘉庚先生,因為他與李光前先生有的深厚的關係,所以下一篇編寫的是陳嘉庚先生,目前簡單寫的一點生平及簡介,並附參考資源。
 
昨日在老師及助教的叮囑下,今日繼續編寫李光前先生時按了許多次儲存頁面。今日主要的補充內容是李光前先生在銀行業的事蹟,其餘較瑣碎的是補充其前期與中期的生平。下一位編寫的是陳嘉庚先生,因為他與李光前先生有的深厚的關係,所以下一篇編寫的是陳嘉庚先生,目前簡單寫的一點生平及簡介,並附參考資源。
在本次遇到得比較疑惑的問題是要如何判斷要將哪些名詞做建置的頁面以及參考資源的條件限制。透過詢問助教,得到的答案分別是與馬來西亞華人相關的資料就會需要建置頁面;參考資源盡量找 1.政府或官方網站  2.經過同儕評鑑的期刊論文或專書  3.實地踏查的資料,當資料非常難找時才能使用新聞媒體資料,並盡可能不要使用維基百科。
+
在本次遇到得比較疑惑的問題是要如何判斷要將哪些名詞做建置的頁面以及參考資源的條件限制。透過詢問助教,得到的答案分別是與馬來西亞華人相關的資料就會需要建置頁面;參考資源盡量找 1.政府或官方網站  2.經過同儕評鑑的期刊論文或專書  3.實地踏查的資料,當資料非常難找時才能使用新聞媒體資料,並盡可能不使用維基百科。
 +
 
 +
====08/11====
 +
[[使用者:范榕容|范榕容]] ([[使用者討論:范榕容|對話]]) 2021年8月11日 (三) 16:52 (CST)
 +
老師提醒我要將重點多著墨一些人物在馬來西亞、南洋拓展的事務,資料可以多往馬來西亞那邊找。但是發現馬來西亞的資料有點難找,中國的資料比較多,所以我將陳嘉庚先生中國的一小部分濃縮,並多敘述陳嘉庚先生在南洋的事業,重點應該比較像是南洋了吧。還有參考老師放在陳嘉庚頁面中的影片看完,並多找幾部影片觀看,了解陳嘉庚先生(他在七七事變的事蹟真的是非常感動),也發現陳嘉庚先生非常受人敬重,因此我想多花一些時間建置陳嘉庚先生的頁面,一部分也是因為他做的貢獻實在是太多了。也因為我覺得他是南洋發展上非常重要的人,所以如果老師覺得可以補充哪或是我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再告訴我,再一一去做改進。
 +
 
  
 
==建置頁面==
 
==建置頁面==
 +
 +
[[陳嘉庚]]  [[使用者:范榕容|范榕容]] ([[使用者討論:范榕容|對話]]) 2021年8月11日 (三) 16:52 (CST)
 +
 
[[李光前]]  [[使用者:范榕容|范榕容]] ([[使用者討論:范榕容|對話]]) 2021年8月10日 (二) 16:16 (CST)
 
[[李光前]]  [[使用者:范榕容|范榕容]] ([[使用者討論:范榕容|對話]]) 2021年8月10日 (二) 16:16 (CST)
 
[[陳嘉庚]]  [[使用者:范榕容|范榕容]] ([[使用者討論:范榕容|對話]]) 2021年8月10日 (二) 16:16 (CST)
 

於 2021年8月11日 (三) 16:52 的修訂

簡介

新竹人,20歲。目前就讀於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因通過維基組的面試,與小組共同協助編寫林信成老師創立的大馬華人維基館,因為剛開始建置,有許多不太懂的地方,希望能夠向大家多多學習。

在國中時參加管樂團,因此得到了與馬來西亞學校的姊妹校管樂團交流,一同與他們在吉隆坡演奏。


建置心得

第一週

08/08

先瀏覽一下維基館的一些文章後開始尋找今日所要建置的頁面,發現有些人物很難找到資料,於是先找較後期,有比較多資料的人物。於是找到李光前先生,搜尋李光前先生的資料有許多是關於金門。在編纂到一段時間後才發現原來他不是跟馬來西亞有關的李光前先生,隨即關鍵詞改為「李光前 馬來西亞」,資料才往正確的方向前進,也讓我學習到要將每個人物都先讀完一些相關資料,再確認是否為真正要找的那個人物。

08/10

昨日在老師及助教的叮囑下,今日繼續編寫李光前先生時按了許多次儲存頁面。今日主要的補充內容是李光前先生在銀行業的事蹟,其餘較瑣碎的是補充其前期與中期的生平。下一位編寫的是陳嘉庚先生,因為他與李光前先生有的深厚的關係,所以下一篇編寫的是陳嘉庚先生,目前簡單寫的一點生平及簡介,並附參考資源。 在本次遇到得比較疑惑的問題是要如何判斷要將哪些名詞做建置的頁面以及參考資源的條件限制。透過詢問助教,得到的答案分別是與馬來西亞華人相關的資料就會需要建置頁面;參考資源盡量找 1.政府或官方網站 2.經過同儕評鑑的期刊論文或專書 3.實地踏查的資料,當資料非常難找時才能使用新聞媒體資料,並盡可能不使用維基百科。

08/11

范榕容 (對話) 2021年8月11日 (三) 16:52 (CST) 老師提醒我要將重點多著墨一些人物在馬來西亞、南洋拓展的事務,資料可以多往馬來西亞那邊找。但是發現馬來西亞的資料有點難找,中國的資料比較多,所以我將陳嘉庚先生中國的一小部分濃縮,並多敘述陳嘉庚先生在南洋的事業,重點應該比較像是南洋了吧。還有參考老師放在陳嘉庚頁面中的影片看完,並多找幾部影片觀看,了解陳嘉庚先生(他在七七事變的事蹟真的是非常感動),也發現陳嘉庚先生非常受人敬重,因此我想多花一些時間建置陳嘉庚先生的頁面,一部分也是因為他做的貢獻實在是太多了。也因為我覺得他是南洋發展上非常重要的人,所以如果老師覺得可以補充哪或是我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再告訴我,再一一去做改進。


建置頁面

陳嘉庚 范榕容 (對話) 2021年8月11日 (三) 16:52 (CST)

李光前 范榕容 (對話) 2021年8月10日 (二) 16:16 (C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