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地理位置)
行 1: 行 1:
 
==簡介==
 
==簡介==
八打靈再也( Petaling Jaya )位於[[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簡稱「PJ」或「靈市」,為[[雪蘭莪州]]人口最多的城市。在1950年代,吉隆坡人口快速成長,為了解決附近交通阻塞,在一個原為橡膠種植園的地區創建一個名為八打靈再也的新定居點,計畫為一個衛星城,以緩解首都過度擁擠的問題。
+
八打靈再也( Petaling Jaya )位於[[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簡稱「PJ」或「靈市」,為[[雪蘭莪州]]人口最多的城市。在1950年代,[[吉隆坡]]人口快速成長,為了解決附近交通阻塞,在一個原為橡膠種植園的地區創建一個名為八打靈再也的新定居點,計畫為一個衛星城,以緩解首都過度擁擠的問題。
 
==歷史==
 
==歷史==
 
在1950年代,[[馬來西亞]]處於英國統治時期,首都[[吉隆坡]]人口快速成長,出現了空間容納和擅自佔地者的問題,因此政府決定設立一個衛星城來緩解都市擁擠的問題。最初的八打靈再也是一個兩平方公里的小鎮,主要以成本極低的木屋建造。而後來的衛星城計畫出現,在1952年時已建造了800間房屋。在1953年時,正式成立八打靈再也當局。隨著基礎建設的完善,住宅區和商業區也逐漸形成。到1957年,八打靈再也擁有3200間房屋,以及數十家工廠、數百家商店。隨後[[聯邦公路]]開通,八打靈再也逐漸繁榮,[[聯邦公路]]連接了[[吉隆坡]]、八打靈再也和[[巴生港]]。於1964年成立八打靈再也市政委員會,十幾年過去又在1977年成立八打靈再也市政局,人口和土地面積逐漸增加,八打靈再也發展成為一個廣闊的城鎮。
 
在1950年代,[[馬來西亞]]處於英國統治時期,首都[[吉隆坡]]人口快速成長,出現了空間容納和擅自佔地者的問題,因此政府決定設立一個衛星城來緩解都市擁擠的問題。最初的八打靈再也是一個兩平方公里的小鎮,主要以成本極低的木屋建造。而後來的衛星城計畫出現,在1952年時已建造了800間房屋。在1953年時,正式成立八打靈再也當局。隨著基礎建設的完善,住宅區和商業區也逐漸形成。到1957年,八打靈再也擁有3200間房屋,以及數十家工廠、數百家商店。隨後[[聯邦公路]]開通,八打靈再也逐漸繁榮,[[聯邦公路]]連接了[[吉隆坡]]、八打靈再也和[[巴生港]]。於1964年成立八打靈再也市政委員會,十幾年過去又在1977年成立八打靈再也市政局,人口和土地面積逐漸增加,八打靈再也發展成為一個廣闊的城鎮。

於 2021年9月26日 (日) 16:05 的修訂

簡介

八打靈再也( Petaling Jaya )位於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簡稱「PJ」或「靈市」,為雪蘭莪州人口最多的城市。在1950年代,吉隆坡人口快速成長,為了解決附近交通阻塞,在一個原為橡膠種植園的地區創建一個名為八打靈再也的新定居點,計畫為一個衛星城,以緩解首都過度擁擠的問題。

歷史

在1950年代,馬來西亞處於英國統治時期,首都吉隆坡人口快速成長,出現了空間容納和擅自佔地者的問題,因此政府決定設立一個衛星城來緩解都市擁擠的問題。最初的八打靈再也是一個兩平方公里的小鎮,主要以成本極低的木屋建造。而後來的衛星城計畫出現,在1952年時已建造了800間房屋。在1953年時,正式成立八打靈再也當局。隨著基礎建設的完善,住宅區和商業區也逐漸形成。到1957年,八打靈再也擁有3200間房屋,以及數十家工廠、數百家商店。隨後聯邦公路開通,八打靈再也逐漸繁榮,聯邦公路連接了吉隆坡、八打靈再也和巴生港。於1964年成立八打靈再也市政委員會,十幾年過去又在1977年成立八打靈再也市政局,人口和土地面積逐漸增加,八打靈再也發展成為一個廣闊的城鎮。

地理位置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