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打錫礦工業博物館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描述:近打錫礦工業博物館的招牌
*攝影者:林信成
*攝影日期:2019/07/24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 影片描述:近打錫礦工業博物館 細說金寶百年採礦業興衰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簡介

近打錫礦工業博物館Kinta Tin Mining Museum),也稱近打錫礦工業(砂泵)博物館Kinta Tin Mining (Gravel Pump) Museum)。位於馬來西亞霹靂州金寶縣(Kampar),由來自廣東省嘉應州(現為梅州)的大馬華人丘思東創辦,是馬來西亞第一個以私人名義展示錫礦的博物館。

錫礦博物館展出了數百張關於錫礦的照片,另外還特別打造了四種不同年份的礦場模型;展場還分為室內及室外,分別為靜態和礦場情境呈現。

館藏

主館

走進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一頭大象,就是因為這頭大象發跡了馬來西亞的錫礦。早在1848年,馬來領袖朗查化Long Jaafar)飼養了一隻名為「拉律」(Larut)的大象,有一天牠在山林裡走失,過了幾天找回大象後發現牠的身上沾有礦物,後來透過仔細查找,發現拉律走失的一處沼澤蘊含著豐富的錫礦,因此開啟了馬來西亞輝煌的錫礦工業。該地還將大象的名字「拉律」(Larut)作為地名,經過拿律戰爭後,在1874年改為「太平」。

沿著參訪路線,首先可以看到最早的採礦方式——「打窿」,是一種利用人力向下開挖的開採法。因為此種開採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當時的馬來領袖朗查化Long Jaafar)便由檳榔嶼招募了20名自中國的工人來開採。後來因為1850年代中國的戰亂,許多民眾紛紛離開中國,馬來西亞在此時也正在招募大量工人來開拓錫礦,而中國大量人力就成為了被販賣的契約移工,俗稱「賣豬仔」。博物館館內也清楚地展示了當時賣豬仔的情形。

早期勞工都以男性為主,女性則是在渡海禁令鬆綁後才漸漸移入。他們的工作是在旁邊的溝尾地區「洗琉瑯」,即是站在河裡,用「琉瑯」(Dulang,一種木製鍋),舀起河沙放入琉瑯,再左右搖晃,利用離心力將河水及其他碎石甩出琉瑯外,而較重的錫米就能沉澱於鍋底。這個情景除了在下一個玻璃櫥櫃中,也能在園區入口處看到婦女洗琉瑯的模型。

之後幾個模型錫礦博物館將馬來西亞的錫礦歷史分為1880、1910、1940、1980 年代,以不同時期的不同模型來介紹:

1880年代

*描述:近打錫礦工業博物館1880年代的礦場模型
*攝影者:林信成
*攝影日期:2019/07/24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十九世紀末(1880-1910)勞力密集式明湖採礦模型,在機器尚未進入馬來西亞礦場時,多半以人力採礦。最先引進的是水斗車,他能幫助礦場裡的水分抽乾,讓礦工能繼續開挖更多的土方(土資源的區域),這些土方會被礦物處理場用人力劈成小細沙,再將含有錫礦的「隔沙」(礦土中有錫苗),送往「烏冷」(Ulang,清洗錫苗的場所),進行二次的過濾,這個過濾大大提升了錫的純度,由原先的30%提高到70%,再將其包裝、販售。而剩下的沙石倒入溝尾地區,由琉瑯婦女再繼續挑出錫米。

1910年代

*描述:近打錫礦工業博物館1910年代的礦場模型
*攝影者:林信成
*攝影日期:2019/07/24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二十世紀初(1911-1950)技術躍進明湖採礦模型,開始有更多的機械設備進入礦場,生產速度更快、更多,也拓展了礦場的面積。模型中最顯著的是金山溝的出現,它取代了大部分的人力隔石,不過較大的土塊依然需要人工隔石,仍然是當時一項重要的機械設備。在這個時期也出現了一些開採方式的不同:「水泵(注音:ㄅㄥˋ,漢語拼音:bèng)」、「水筆」;水泵是提供水力給水筆和抽吸與導引水流的機器,利用水筆沖刷隔沙變成沙水,接著再利用砂泵通過「上含」(水管)抽到上面的金山溝。

金山溝如同溜滑梯一樣,一階一階得由高向低,錫米的沙水因為比較重,就會在一級一級的溝內沉澱,剩下的沙水,則會延著坡度的下降,流至溝尾地區。此為沙泵採礦法,雖然不是華人所發明,但是華人將其方法引進並改良,不僅高效且環保,至今開採過的錫礦湖仍然可以養殖食用淡水魚。

1940年代

二十世紀中葉(1950-1980)沙泵採礦輝煌期模型,此時期的採礦模型,顯現出有更多的機械設備出現包括「頭托泵」和「貳托泵」;除了金山溝頂還多了「豬籠」(隔除超過半吋體積雜物的轉動式機械)、「鎰床清溝」、「鎰床泵」。其中因為原有的沙並抽送能量有限,為了好讓沙水進入金山溝,因此中間的路段中多了「頭托泵」和「貳托泵」。這些機械的出現都取代了大量的人力。

沙泵採礦法的技術處於成熟階段,廣為華人錫礦家所使用;不過丘思東先生更加精益求精,研發出「乾做法」的採礦法。

1980年代

*描述:近打錫礦工業博物館1980年代的礦場模型
*攝影者:林信成
*攝影日期:2019/07/24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二十世紀末(1981-1990)重機械明湖「亁做法」模型,柴油車在這個時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礦場深處有「吊水泵」,功能與早期的水斗車相同,是將累積的水分抽除;挖土機則是開挖土塊,卡車再將這些土塊再載到旁邊的的「隔沙區(碼頭)」;而隔沙碼頭的運作也和早期相同。不同的是這種方式可以減少水筆噴射錫山壁造成土崩導致意外傷亡的情形。

模型的玻璃櫃後,有充滿一大面牆的大照片,也為了讓大家更能體會當時的情景,牆面最尾端有日本殖民馬來亞時期以及二戰後英殖民政府對抗馬來亞共產黨的老照片特展區。當時在日本殖民下是一段非常辛苦的時期,許多錫礦廠紛紛倒閉;對抗馬共時,公共設施及礦場也被馬共份子燒毀,錫礦家則組織了自衛團(Home Guard)保護礦場,以免遭到破壞;甚至可以看到英殖民政府所設立營集中營「新村」以及被管制的樣貌,每張珍貴的照片,顯得一切過往都歷歷在目。

後面展區還有礦工在公司屋用餐的情形;烏冷區處理錫米包裝的過程;還有一個角落是展示在隔沙之中得到的其他礦物,如:錳尾、金紅石、獨居石、鎬石、磷鈦釔、鈦鈮鎝礦、鐕鐵礦等。


另外博物館的2樓也是開放參觀的,主要展示一些與錫礦業相關的檔案文獻,例如各國生產錫的數量、馬來西亞錫的產量、馬來西亞的錫價、採礦的合約、礦地的申請書等等。這部分展區的最後說明了錫礦業結束後,如何使用這些廢棄的礦湖及沙地。


周邊

在主館的周邊有著一個舊建築的大石柱,是原本為怡保市霹靂嘉應會館」的石柱。石柱上寫著「嘉會合禮;應運生才」,和中國嘉應州的祖先有關,1976年馬來西亞霹靂的嘉應會館建造了一棟新建築,這個石柱因而廢棄,博物館創辦人丘思東則提議將石柱捐給博物館以紀念中國嘉應州南來馬國的錫礦家;而霹靂州怡保市的路名也有用嘉應州錫礦家的名稱取名,例如:姚德勝(1859-1917)、梁燊南(1881-1940)、鄭安壽(生卒年不詳)、李桂和(1879-1953)等。

博物館的石柱後方有涼亭和池塘的造景,其實這是以前金山溝和琉瑯女淘洗錫米的模型,附近也擺放了許多開採錫礦的機械工具,像是1878年的蒸汽機、離心泵,都已經引進到了馬來西亞開採錫礦;還有在主館門口兩側的巨大機械設備是經常使用的水泵及砂泵,這些機械設備的引進也代表著錫礦可以開採得更多、更深、更廣的面積。

未來發展

  • 歷史與文化傳承

錫礦博物館每年十月下旬會舉辦「錫礦節」,紀念錫礦業和向礦工們致敬,1985年10月24日是全球錫價崩盤的日子,也是馬來西亞錫礦業從輝煌走向沒落的轉捩點。 馬來西亞的錫礦業帶給馬來西亞不只是經濟上的富裕,而是帶來更多無形的氛圍,像是人們的信仰、文化等等,也孕育了無數的優良學子。所以不只應該將有形的物質繼續傳承,也該將無形的精神蔓延到後代子孫,讓他們帶著奮鬥的精神勇闖自己的人生。

  • 地方特色與觀光

錫礦博物館成為金寶著名的觀光地標,有為學生設計的參觀服務,還有打造「錫」的旅遊路線,以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推廣方式則是出版人文旅遊書籍、創建社交媒體網路宣傳機制,希望能夠帶動更多的人投入人文建設的工作,在歷史文化保留的同時也創造就業機會。

  • 學術研究及出版

透過與拉曼大學合作,讓實習生可以對錫礦的資料庫做收集、整理及研究。博物館也規畫出版中英文雙語書籍、小冊子、圖表等,讓歷史更加立體化和故事化。 來參訪過博物館的學者也對錫礦博物館資料收集的部分一致好評,讓他們省下不少收集資料的時間和經費。

  • 合作平台

至2016年統計,參觀博物館人次達到2.5萬,希望在2017年通過個平台的合作,突破10萬人次。錫礦博物館也推動合作專案計畫,包括品牌、產品宣傳、銷售、成立工作坊、專業知識的提供以及贊助等。希望參訪者能對錫礦博物館有更多面向的體驗,進而讓博物館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栽培更多的管理人才和人文工作者。


相片集


地圖

近打錫礦工業博物館,位於馬來西亞霹靂州金寶縣。

  • 地址:Lot 126026, Jalan Batu Karang, Taman Bandar Baru, 31900 Kampar, Perak, 馬來西亞
  • 前往:Google Map街景導覽—室外展區
  • 前往:Google Map街景導覽—室內展區1樓
  • 前往:Google Map街景導覽—室內展區2樓
  • OpenStreetMap 地圖:
    讀取地圖中...


相關網站

參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