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紅屋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 影片描述:荷蘭紅屋簡介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簡介

荷蘭紅屋位於馬六甲荷蘭紅屋廣場的歷史建築,整棟建築物又稱荷蘭城,建於1641年至1660年之間,前身為荷蘭總督的官邸,被人認是東方世界最古老的荷蘭建築物。現今的荷蘭城內及鄰近設有多家博物館,包括馬六甲歷史博物館Melaka History Museum)、馬六甲藝術畫廊Melaka Art Gallery)、鄭和文化館Cheng Ho Cultural Museum)、民主政府博物院Democratic Government Museum)、馬來西亞青年博物館Malaysia Youth Museum)以及馬六甲教育博物館Education Museum)。

歷史

荷蘭紅屋的歷史背景較模糊,其建造的正式文件至今仍然沒有被人發現,只知道在荷蘭軍隊在1641年佔領馬六甲不久便開始了建造。馬六甲原本由葡萄牙人所佔據,在多輪荷蘭人炮轟和戰鬥後,荷蘭軍隊終於在1641年的1月14日成功奪得馬六甲。而荷蘭紅屋廣場的原址卻在炮轟下存活下來,因此他們認為是像耶路撒冷城的奇蹟,便決定於該地重建馬六甲。

要塞的城牆為首先修復的工作,以作防禦用途。其他建築例如行政大樓、商業區、倉庫及私人住宅也陸續建成,以吸引來自亞洲各地商人到訪交易。

首任馬六甲荷蘭總督為Jan van Twist,因此便展開了荷蘭紅屋的建造,作為總督的官邸。其建造工地正正位於葡萄牙總督的官邸,但其建築結構過於損壞無法修復,而新的紅屋建築則由爪哇人及華人所負責建造。

荷蘭紅屋的原型為荷蘭菲士蘭省的荷恩的在1420年建造大會堂,可惜在1796年重新改建成現今的舊大會堂,其傳統的建築風格亦變成現代建築。若果想目睹當時大會堂15到18世紀的舊時風光,到馬六甲荷蘭紅屋會是個很好的選擇。

顏色的謎團

在荷蘭人統治馬六甲的時期,荷蘭紅屋像同時期的荷蘭建築一樣,都是以白色作為其配色。直至1824年的英荷條約,馬六甲的管治權由荷蘭人轉移至英國人的手上。而紅屋及基督堂 (馬六甲)亦終於成為名副其實的「紅屋」,被英國人塗成紅色。

英國人此舉的真正原因已經消失於歷史洪流中,但對此的傳聞和理論卻五花八門。

有一說法是荷蘭人將建築外牆塗成紅色,以抒發他們對於荷蘭家鄉的思鄉之情,因為其顏色彷似荷蘭的紅磚屋。但此理論馬上便被推翻,因為將外牆塗成紅色的是英國人,而並非理論中的荷蘭人。

另一說法是英國人想將英方所建的建築物和荷蘭人過往所建的作出區別,因此才把荷蘭紅屋塗成紅色。但是有其他荷蘭統治時期的建築沒被塗成紅色,所以相信此理論亦並非百分百準確。

其中一個最奇異的理論,是因為當地人將檳榔的紅色汁液吐往荷蘭紅屋以表達對荷蘭人的厭惡和歧視,因此英國人索性把其外牆塗成紅色。此有趣的說法被認為是反荷蘭的宣傳,以致被英國殖民者所宣揚且散播。

一個比較可信的理論是因為長年失修的緣故,白色的油漆在時間的洗禮下漸漸脫落,露出底下的紅磚。亦有可能經常遭受到熱帶暴雨的吹襲,所以英國人決定把外牆塗成紅色,以節省修復外牆顏色的開支。

秘密通道

荷蘭紅屋真正建造的日期及為何被塗成紅色至今仍然是個謎團,甚至有傳聞指建築有多條秘密通道,作為撤離出入口。

生於馬六甲的馬來亞人著名學者及講師—孟希·阿卜杜拉 (Abdullah Abdul Kadir),他曾經為史丹福·萊佛士爵士的抄寫員,並在其廣受好評的自傳中記載了一條從聖保羅教堂連接到荷蘭紅屋的秘密隧道。自傳中亦有提到一道可以直接通往馬六甲河的門,而兩者相距200公尺。相信是作為總督在緊急情況的逃亡方式,便可以透過河道逃出生天。

這些秘道的傳聞經過世世代代的口耳相傳,但從沒遭到證實。荷蘭保育建築師Laurens Vis在1980年代對荷蘭城進行一系列的調查,但也沒有找到任何秘密通道的證據。

附近景點

地址及地圖

  • The Stadthuys, Bandar Hilir, 75000 Melaka, Malaysia
  • 開放時間:
  • 週二、四、六:9:00 - 17:30
  • 週五:9:00 - 12:15、14:45 - 17:30
  • 週一、日不開放
  • 電話:+60 6-284 1934
  • 博物館門票價格成人RM5、兒童RM2
  • Google導覽
  • OpenStreetMap:[1]
    讀取地圖中...


參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