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寺" 修訂間的差異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1 次修訂) | |||
行 1: | 行 1: | ||
− | [[極樂寺]]位於[[檳城]][[喬治市]]的[[亞依淡]] | + | [[檔案:極樂寺夜景00.jpg|thumb|right|400px|{{檔案:極樂寺夜景00.jpg}}]] |
+ | {{youtube|miewpqECtXE|400|right|檳城自由行 極樂寺(3分03秒)}} | ||
+ | ==簡介== | ||
+ | [[極樂寺]]位於[[檳城]][[喬治市]]的[[亞依淡]],是全東南亞最大的一座佛寺。佛寺坐落在一個山丘上,如果想到達[[極樂寺]],就必須步行一段長樓梯到山丘上,沿途路上有商店售賣紀念品及風景,讓旅客路途上輕鬆一點。 | ||
+ | |||
+ | 佛寺的主建築物「萬佛寶塔」是一座七層高的佛塔,高約30公尺。極樂寺結合了三種建築風格,分別是中國、泰國及緬甸的特色。其八角形的底樓是典型的中國風建築,而中間排列的是泰國風的建築手法,頂部的螺紋形圓頂則是標準的緬甸佛塔。 | ||
+ | |||
+ | ==歷史== | ||
+ | [[極樂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期,來自福建湧泉寺的妙蓮法師於1885年到了檳島,為了籌募基金修建福州的龜山法堂,但最後被[[觀音廟]]的負責人說服妙蓮法師成為繼任人。妙蓮法師在感受到檳島華人對於佛教的虔誠後,便接受其委託。其後發現了一座位於亞依淡的荒野山丘,山丘的風水很適合建造一座佛寺,並將其命名為鶴山。妙蓮法師決定在鶴山上建造一座佛寺,該寺後來被稱為「[[鶴山極樂寺]]」,成為佛教徒的朝聖地。 | ||
+ | |||
+ | 在妙蓮法師的佛教高層祝福和慷慨貢獻者的支持下,[[極樂寺]]的建築計畫漸漸成形。最早建成的是於1891菩薩殿(Hall of Bodhisattvas),接下來是1895年的天人殿(Hall of Devas)和次年1896年的德瓦維拉殿(Hall of Devawira),及1899年的聖書塔。在1904年,當[[極樂寺]]的第一階段建成後,妙蓮法師返回了中國並會見了光緒帝。光緒帝將一系列的佛經、親筆書卷及一些聖物獻給了妙蓮法師,並為[[極樂寺]]親自提筆。時至今日,這些古蹟仍舊保存在廟中,而光緒帝的題字則轉變成牌匾,展示在德瓦維拉殿和萬佛寶塔的拱道上。 | ||
+ | |||
+ | 在1905年,妙蓮法師被隆重地成為了[[極樂寺]]的首任方丈及首席法師。妙蓮法師從1891年至1906年為寺廟服侍,服侍了超過15年。隨後開展了寺廟最為人熟悉的建築物的工程,例如從1915年開始建造的萬佛寶塔,並於1930年完工。 | ||
+ | |||
+ | ==相片集== | ||
+ | <gallery widths="200" heights="100"> | ||
+ | 檔案:極樂寺夜景01.jpg | ||
+ | 檔案:極樂寺夜景02.jpg | ||
+ | 檔案:極樂寺夜景03.jpg | ||
+ | 檔案:極樂寺夜景04.jpg | ||
+ | </gallery> | ||
+ | |||
+ | ==景點資訊== | ||
+ | *地址:Kek Lok Si Temple ,11500 Ayer Itam, Penang, Malaysia | ||
+ | *電話:+60-4-828-3317 | ||
+ | *[https://www.google.com/maps/@5.3998081,100.2739479,3a,75y,218.6h,116.27t/data=!3m8!1e1!3m6!1sAF1QipPfMnjrq-PljAhlQfBR1Ww9l2ZHjrFu1gjIylQx!2e10!3e11!6shttps:%2F%2Flh5.googleusercontent.com%2Fp%2FAF1QipPfMnjrq-PljAhlQfBR1Ww9l2ZHjrFu1gjIylQx%3Dw203-h100-k-no-pi-0-ya323.15323-ro0-fo100!7i8704!8i4352 Google街景導覽]、[https://www.google.com/maps/@5.4015509,100.2762641,3a,15y,229.41h,102.54t/data=!3m6!1e1!3m4!1sVPmARrvpHy_TSCx2kYRYZg!2e0!7i16384!8i8192 遠眺極樂寺] | ||
+ | *OpenStreetMap 地圖:{{map1|5.39973,100.27389}} | ||
+ | |||
+ | ==參考資源== | ||
+ | *極樂寺官網:[http://kekloksitemple.com/ Kek Lok Si Temple] | ||
+ | *馬來西亞觀光局:[https://www.promotemalaysia.com.tw/spot_detail.aspx?class_id=3&data_id=334 極樂寺 Kek Lok Si Temple] | ||
+ |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RKiUAwAAQBAJ&pg=PT41&redir_esc=y#v=onepage&q&f=false 108 Places To See Before Nirvana] |
於 2021年9月9日 (四) 18:07 的最新修訂
- 影片描述:檳城自由行 極樂寺(3分03秒)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簡介
極樂寺位於檳城喬治市的亞依淡,是全東南亞最大的一座佛寺。佛寺坐落在一個山丘上,如果想到達極樂寺,就必須步行一段長樓梯到山丘上,沿途路上有商店售賣紀念品及風景,讓旅客路途上輕鬆一點。
佛寺的主建築物「萬佛寶塔」是一座七層高的佛塔,高約30公尺。極樂寺結合了三種建築風格,分別是中國、泰國及緬甸的特色。其八角形的底樓是典型的中國風建築,而中間排列的是泰國風的建築手法,頂部的螺紋形圓頂則是標準的緬甸佛塔。
歷史
極樂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期,來自福建湧泉寺的妙蓮法師於1885年到了檳島,為了籌募基金修建福州的龜山法堂,但最後被觀音廟的負責人說服妙蓮法師成為繼任人。妙蓮法師在感受到檳島華人對於佛教的虔誠後,便接受其委託。其後發現了一座位於亞依淡的荒野山丘,山丘的風水很適合建造一座佛寺,並將其命名為鶴山。妙蓮法師決定在鶴山上建造一座佛寺,該寺後來被稱為「鶴山極樂寺」,成為佛教徒的朝聖地。
在妙蓮法師的佛教高層祝福和慷慨貢獻者的支持下,極樂寺的建築計畫漸漸成形。最早建成的是於1891菩薩殿(Hall of Bodhisattvas),接下來是1895年的天人殿(Hall of Devas)和次年1896年的德瓦維拉殿(Hall of Devawira),及1899年的聖書塔。在1904年,當極樂寺的第一階段建成後,妙蓮法師返回了中國並會見了光緒帝。光緒帝將一系列的佛經、親筆書卷及一些聖物獻給了妙蓮法師,並為極樂寺親自提筆。時至今日,這些古蹟仍舊保存在廟中,而光緒帝的題字則轉變成牌匾,展示在德瓦維拉殿和萬佛寶塔的拱道上。
在1905年,妙蓮法師被隆重地成為了極樂寺的首任方丈及首席法師。妙蓮法師從1891年至1906年為寺廟服侍,服侍了超過15年。隨後開展了寺廟最為人熟悉的建築物的工程,例如從1915年開始建造的萬佛寶塔,並於1930年完工。
相片集
景點資訊
- 地址:Kek Lok Si Temple ,11500 Ayer Itam, Penang, Malaysia
- 電話:+60-4-828-3317
- Google街景導覽、遠眺極樂寺
- OpenStreetMap 地圖:讀取地圖中...Leaflet | ©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