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館"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行 1: | 行 1: | ||
{{youtube|Klpb-Tfg3l4|400|right|馬六甲[[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館]]}} | {{youtube|Klpb-Tfg3l4|400|right|馬六甲[[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館]]}} | ||
+ | ==簡介== | ||
+ | [[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館]]([[Baba Nyonya Heritage Museum]],又稱[[峇峇娘惹古跡博物館]],簡稱[[峇峇娘惹博物館]]),位於馬六甲河北岸,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建於1861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原為[[曾清秀]]家族祖屋,曾家四代皆居於此,直到1985年3月才將住家改為現今的私人博物館。 | ||
− | [[ | + | 博物館名字的由來是馬六甲海峽特有的名詞-[[峇峇娘惹|峇峇和娘惹]];是指從15世紀初期開始來到南洋一帶的中國明代、清代移民,和當地原住民通婚所生的混血後裔。男性稱之為峇峇,女性則稱呼娘惹。 |
+ | ==建築風格== | ||
此宅邸由三間排屋連接而成,48號和50號房屋曾是主要寢室和居住地方。52號住屋則是僕人的住家,屋子的室內設計容納了中式、葡萄牙、荷蘭和英國時期的建築風格,展現了獨一無二的海峽殖民地風味。 | 此宅邸由三間排屋連接而成,48號和50號房屋曾是主要寢室和居住地方。52號住屋則是僕人的住家,屋子的室內設計容納了中式、葡萄牙、荷蘭和英國時期的建築風格,展現了獨一無二的海峽殖民地風味。 | ||
於 2021年9月20日 (一) 21:42 的修訂
- 影片描述:馬六甲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館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簡介
峇峇娘惹祖屋博物館(Baba Nyonya Heritage Museum,又稱峇峇娘惹古跡博物館,簡稱峇峇娘惹博物館),位於馬六甲河北岸,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建於1861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原為曾清秀家族祖屋,曾家四代皆居於此,直到1985年3月才將住家改為現今的私人博物館。
博物館名字的由來是馬六甲海峽特有的名詞-峇峇和娘惹;是指從15世紀初期開始來到南洋一帶的中國明代、清代移民,和當地原住民通婚所生的混血後裔。男性稱之為峇峇,女性則稱呼娘惹。
建築風格
此宅邸由三間排屋連接而成,48號和50號房屋曾是主要寢室和居住地方。52號住屋則是僕人的住家,屋子的室內設計容納了中式、葡萄牙、荷蘭和英國時期的建築風格,展現了獨一無二的海峽殖民地風味。
佈置正式客廳的黑木家具,都是從中國引進的,裡面都釀嵌了深海珍珠和白色大理石。5米高的牆上掛著歷經歲月的絲綢畫。華麗的階梯則是由稀有的熱帶樟腦木製成,上面都被細手工製作的細膩金葉點綴,擁有著南洋首例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