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峇娘惹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 影片描述:【經典.TV】20190721 - 馬來西亞土生華人、峇峇娘惹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簡介

峇峇娘惹(Baba-Nyonya)是屬於南洋土生華人的一個分支,特別針對早年移民南洋的華人男子(大部分原籍是中國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小部分是廣東和客家籍),與當地婦女通婚所生的後裔,男性叫峇峇,女性叫娘惹。他們一方面保持傳統中國文化,一方面融入當地馬來文化,最終在飲食、服裝、器物、建築、語言等多個層面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

由於許多峇峇娘惹是從商的生意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當地一直是富裕階層,於文化層面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後代也較有經濟能力保有其特有文化。其民族服裝結合了華人和馬來人的特點,富有南洋氣息,色彩亮麗、設計嬌豔、手藝精細、用料考究。飲食上創立了自己的菜系,餐具也獨具特色,特別是瓷器,大膽運用黃、藍、紅色,風格自成一體。建築設計則是將歐洲巴洛克藝術混合馬來風格,並廣泛採用古羅馬式的圓柱。語言則是夾雜著中文詞彙(或福建話/客家話)的馬來語。

檳城峇峇娘惹

*描述:韓江華人文化館展品
*攝影:林信成
*日期:2019/07/29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在檳城的韓江華人文化館中,特別針對檳城的峇峇娘惹(Penang Baba Nyonya)社群,有如下介紹:

PENANG BABA NYONYA
海峽殖民地檳城出生的華人自稱為"土生華人",但峇峇及娘惹是更為人所知的稱呼。在文化上,他們信仰華人宗教,並口操參雜馬來詞彙的福建方言。此外,他們能流利地用馬來語交 談。因此.一些老峇峇能欣賞馬來文化,如馬來詩歌及馬來舞蹈。
19世紀,年長的峇峇平日身穿寬鬆的外套及長褲、布鞋,頭戴帽子.而絲織套裝搭配刺繡背心則是社交場合的穿著。至19世紀未,年輕的峇峇穿西裝外套及西褲、厚底的鞋子。年長的娘惹身穿長衫搭配一套三件式的別針。他們頭梳螺形髮髻或插上傘形髮簪。有些娘惹的毛織腰帶上還繫有針織錢包,手帕則吊掛在胸前,並腳穿珠鞋。至20世紀20年代,紗籠克巴雅才開始廣受歡迎。無論如何,洋裝在30年代以後逐漸成為娘惹的服裝。
峇峇及娘惹社群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一些重要節日及慶典上,使用特定的精緻家具、瓷器、漆器及銀器。而這些家具器皿與中國傳統家庭所使用的器物是具有差異性的。

另在檳城娘惹博物館中,也可見到許多關於峇峇娘惹文化的展示品:

馬六甲峇峇娘惹

在馬六甲的峇峇娘惹博物館官網中,針對峇峇娘惹族群的介紹如下:

混血後裔
從16世紀開始,許多中國華人開始移民到馬來亞來謀生;同時他們的生活習性也受到當地文化特色和與當地人通婚而產生了變化,跨越了民族之間的欄杆。馬來亞的詞彙裡唯有「混血後裔」來形容如此獨特的文化。
當地的民間傳說提到了混血兒的詞彙的源由是來自於中國古時後的一名公主嫁給馬來亞的王子。歷史學記載此詞彙只用於特定的文化(馬來西亞,印尼和新加坡地域)。詞彙構造則是從馬來和印尼民族「孩子」演變而來,「混血後裔」指的必須是當地長大的混血兒。
除了馬來亞海峽華裔混血兒,也有爪哇裔混血兒,荷蘭裔混血兒,蒲萄牙裔混血兒和印度裔混血兒。
華裔混血兒在東南亞社會的起源可追溯至12世紀。許多的中國南部的生意人早在二千年前接觸當地,但是馬來亞和爪哇的都市在13世紀才開始出現。
這群生意人接觸了當地文化習性和語言後,便娶了當地都市女人為妻並組織家庭,混血後裔的文化才慢慢地在華人社會萌芽生根。
在漫長的歲月裡,華裔混血兒也被冠上了許多稱號,比如:華裔王(殖民時期)和非華人華人(現今);他們的生譽的確響亮!
峇峇描述了有身份地位的馬來亞華裔混血男人,娘惹則是描述馬來亞華裔混血女人。嚴格來說,峇峇娘惹必須是其華裔前輩在本地長居並且曾參與當地生活習性。

相關頁面

參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