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新村"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行 8: 行 8:
  
 
據1999年「六十年淚水與血汗--評說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統計,新村在馬來西亞有超過350處新村,以霹靂州為最多,有135處新村,玻璃市為最少,只有1處;2018年大愛電視台統計,馬來西亞共有425處新村。
 
據1999年「六十年淚水與血汗--評說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統計,新村在馬來西亞有超過350處新村,以霹靂州為最多,有135處新村,玻璃市為最少,只有1處;2018年大愛電視台統計,馬來西亞共有425處新村。
 +
 +
<gallery>
 +
檔案: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28.jpg
 +
檔案: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29.jpg
 +
檔案: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30.jpg
 +
檔案:馬來西亞華人博物館31.jpg
 +
</gallery>
  
 
==[[馬華公會]]的協助==
 
==[[馬華公會]]的協助==
行 16: 行 23:
 
==規定==
 
==規定==
 
這些規定限制於英殖民政府時期,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便結束這些規定。
 
這些規定限制於英殖民政府時期,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便結束這些規定。
 
 
*新村居民必須透過嚴密的檢查,以確保不是[[馬共]]份子。
 
*新村居民必須透過嚴密的檢查,以確保不是[[馬共]]份子。
 
 
*村民的食物受到限制,為的是防止人民接濟馬共,像是米糧需要用糧票來換取。
 
*村民的食物受到限制,為的是防止人民接濟馬共,像是米糧需要用糧票來換取。
 
 
*村民農耕的工作時間為上午7點至下午2點,大大壓迫了人民的工作時間,間接影響到生計。如果耕地附近是馬共活耀地帶,則村民被迫放棄該土地。
 
*村民農耕的工作時間為上午7點至下午2點,大大壓迫了人民的工作時間,間接影響到生計。如果耕地附近是馬共活耀地帶,則村民被迫放棄該土地。
 
 
*活動時間則是由早上6點,開放至晚上6點。但依每個新村的制度不同,有時候下午3點就必須回到新村。
 
*活動時間則是由早上6點,開放至晚上6點。但依每個新村的制度不同,有時候下午3點就必須回到新村。
 
  
 
==設施==
 
==設施==
行 32: 行 34:
  
 
早期居民的房屋是木屋,屋頂利用茅草搭建,後來才採用亞達葉。
 
早期居民的房屋是木屋,屋頂利用茅草搭建,後來才採用亞達葉。
 
  
 
==現況==
 
==現況==
 
華人新村雖然有出幾位成功人士,但是環境上還是有一些問題存在。新村自馬來西亞獨立後,政府沒有將新村作進一步的規劃,只有一些經費改善新村的基本建設。這導致了新村停滯的狀況,尤其是教育水平,雖然父母都注重孩子的教育,積極將小孩送至華人小學就讀,但是在環境的語言方面、紀律問題、童工問題,成為了孩子學習成長的阻礙。[[馬華公會]]終於在2005年成功向政府申請通過關於新村的教育水平、新村現代化以及歷史文化觀光的保留。
 
華人新村雖然有出幾位成功人士,但是環境上還是有一些問題存在。新村自馬來西亞獨立後,政府沒有將新村作進一步的規劃,只有一些經費改善新村的基本建設。這導致了新村停滯的狀況,尤其是教育水平,雖然父母都注重孩子的教育,積極將小孩送至華人小學就讀,但是在環境的語言方面、紀律問題、童工問題,成為了孩子學習成長的阻礙。[[馬華公會]]終於在2005年成功向政府申請通過關於新村的教育水平、新村現代化以及歷史文化觀光的保留。
 
  
 
===教育問題===
 
===教育問題===
 
由於新村的環境是大多是中國飄洋過海的華人,所以有的是客家人、有的是閩南人、有的是海南人等等,語言環境複雜,造成學生的國語、英語能力學習得不太好,中學時期,主要語言轉變成馬來語,學業自然跟不上,甚至後來會慫恿年紀較小的與他們同流合汙,也就走向輟學的道路,轉而去工作,面臨童工問題。
 
由於新村的環境是大多是中國飄洋過海的華人,所以有的是客家人、有的是閩南人、有的是海南人等等,語言環境複雜,造成學生的國語、英語能力學習得不太好,中學時期,主要語言轉變成馬來語,學業自然跟不上,甚至後來會慫恿年紀較小的與他們同流合汙,也就走向輟學的道路,轉而去工作,面臨童工問題。
 
  
 
===改名===
 
===改名===
 
1987年政府正式放棄新村的「新」字,因為在現代已經失去了「新」這個字的意義。而雪莪蘭州有42個新村將「新」字廢除,改稱為村(kampung)、史裡(seri)、再也(jaya)。甚至有的新村名稱完全更改,像是烏魯音峇魯(Ulu Yam Baru)改為葛尼(Gurney)村。
 
1987年政府正式放棄新村的「新」字,因為在現代已經失去了「新」這個字的意義。而雪莪蘭州有42個新村將「新」字廢除,改稱為村(kampung)、史裡(seri)、再也(jaya)。甚至有的新村名稱完全更改,像是烏魯音峇魯(Ulu Yam Baru)改為葛尼(Gurney)村。
 
 
 
  
 
==相關網站==
 
==相關網站==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YChineseNewVillage/ 马来西亚华人新村 MY Chinese New Village]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YChineseNewVillage/ 马来西亚华人新村 MY Chinese New Village]
 
  
 
==參考資源==
 
==參考資源==
 
*馬來西亞華裔族譜中心:[http://www.mychinesefamilytree.net/ppl/history/486.html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
 
*馬來西亞華裔族譜中心:[http://www.mychinesefamilytree.net/ppl/history/486.html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
 
 
*[http://xincun.weebly.com/26032264493000126469.html 六十年淚水與血汗--評說馬來西亞華人新村]
 
*[http://xincun.weebly.com/26032264493000126469.html 六十年淚水與血汗--評說馬來西亞華人新村]

於 2021年11月19日 (五) 08:13 的修訂

  • 影片描述:馬來西亞華人的故事➡我來自新村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 影片描述:【經典.TV】20181007 -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
  • 影片來源:YouTube網站


簡介

華人新村,是1950年馬來西亞在英殖民政府實施高壓政策「緊急狀態法」時期所誕生的集中營,至今已成立超過70年。馬來亞共產黨因為英殖民政府的打壓下,以及馬共的的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計畫被英國的畢雷斯計畫(The Briggs Plan)打敗,馬共被迫進入森林發起武裝抗爭,稱為「馬來亞族群解放軍」。因為森林地帶的「墾耕者」,一方面避不開馬共,一方面被英國懷疑接濟馬來亞族群解放軍,使得墾耕者無辜捲入英殖民政府與馬共的糾葛之中,被武裝強迫搬離家園,遷入新村,成為了馬來西亞空前絕後的大遷移。目的是防止人民提供馬來亞共產黨協助,包含資訊、食物和人力等;並隔絕馬共的馬來亞解放軍(游擊隊)。另外英殖民政府透過當時的福利會,津貼每人100零吉做為搬遷費。當時作為集中營,人民都認為只是暫時的居住地,卻也沒想到成為一輩子離不開的家園。

1948年,英殖民政府原本計畫將華人墾耕者遣送回中國,但是因為經費、人力不足,以失敗告終;1950年才實施畢雷斯計畫(The Briggs Plan)進行大遷移。1950年到1954年,共建立幾百座的新村,移植將近50萬名的墾耕者,是當時馬來西亞人口的10%,而村民大多都是華人,阻斷了華人與印度人及馬來人的關係建立,讓華人的團結意識更強烈。如果不願離開家園,英殖民政府會將房屋摧毀。

據1999年「六十年淚水與血汗--評說馬來西亞華人新村」統計,新村在馬來西亞有超過350處新村,以霹靂州為最多,有135處新村,玻璃市為最少,只有1處;2018年大愛電視台統計,馬來西亞共有425處新村。

馬華公會的協助

馬華公會資助建設(學校、民眾會堂、圖書館等)、移殖經費的籌募、協助重建家園、協助從事農業活動以增加村民收入,獲得新村人民支持,建立了與新村緊密的關係,並且成為了官民之間的橋樑。

馬華公會成立之時,其主要會長陳禎祿表示:「馬華公會的成功有賴於各階層的人民支持,其中包括大眾的勞工及墾耕者,因此他們的利益及權力必須爭取。」總而言之,新村就是馬華公會存在的主要因素。時至今日,馬華公會仍然將新村視為政黨的主要發展目標,持續推動新村的教育水平、新村現代化以及歷史文化觀光的保留。

規定

這些規定限制於英殖民政府時期,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便結束這些規定。

  • 新村居民必須透過嚴密的檢查,以確保不是馬共份子。
  • 村民的食物受到限制,為的是防止人民接濟馬共,像是米糧需要用糧票來換取。
  • 村民農耕的工作時間為上午7點至下午2點,大大壓迫了人民的工作時間,間接影響到生計。如果耕地附近是馬共活耀地帶,則村民被迫放棄該土地。
  • 活動時間則是由早上6點,開放至晚上6點。但依每個新村的制度不同,有時候下午3點就必須回到新村。

設施

村莊前後都各設有一處大門為檢查站,所有出入口都有特警看守,邊界則由鐵絲網包圍,四周都設有碉堡式的哨站,並利用堆疊的沙包防止馬共偷襲。

初期規劃新村時,已經有一些民生基本建設,如:理髮店、家具店、雜貨店、咖啡店、中藥店、腳踏車(修理)店、學校等,但是並沒有水電供應,吋冥紙能時用井水與煤油燈。

早期居民的房屋是木屋,屋頂利用茅草搭建,後來才採用亞達葉。

現況

華人新村雖然有出幾位成功人士,但是環境上還是有一些問題存在。新村自馬來西亞獨立後,政府沒有將新村作進一步的規劃,只有一些經費改善新村的基本建設。這導致了新村停滯的狀況,尤其是教育水平,雖然父母都注重孩子的教育,積極將小孩送至華人小學就讀,但是在環境的語言方面、紀律問題、童工問題,成為了孩子學習成長的阻礙。馬華公會終於在2005年成功向政府申請通過關於新村的教育水平、新村現代化以及歷史文化觀光的保留。

教育問題

由於新村的環境是大多是中國飄洋過海的華人,所以有的是客家人、有的是閩南人、有的是海南人等等,語言環境複雜,造成學生的國語、英語能力學習得不太好,中學時期,主要語言轉變成馬來語,學業自然跟不上,甚至後來會慫恿年紀較小的與他們同流合汙,也就走向輟學的道路,轉而去工作,面臨童工問題。

改名

1987年政府正式放棄新村的「新」字,因為在現代已經失去了「新」這個字的意義。而雪莪蘭州有42個新村將「新」字廢除,改稱為村(kampung)、史裡(seri)、再也(jaya)。甚至有的新村名稱完全更改,像是烏魯音峇魯(Ulu Yam Baru)改為葛尼(Gurney)村。

相關網站

參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