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行 1: | 行 1: | ||
− | [[北海]]([[Butterworth]])是檳城州威省境內威北縣的主要城市,人口約10萬8千多人,與[[檳島]]東北部的[[喬治市]] | + | [[北海]]([[Butterworth]])是檳城州威省境內威北縣的主要城市,人口約10萬8千多人,與[[檳島]]東北部的[[喬治市]]隔著[[檳威海峽]]相望,可搭渡輪往來,航程約20多分鐘。在[[檳威大橋]]於1985年通車前,北海的渡輪是通往檳島的主要交通管道;北海也是檳城貨船主要停靠處,許多貨船會停靠北海這邊的大碼頭。 |
==地名由來== | ==地名由來== | ||
[[北海]]的英文名Butterworth,得自威廉·約翰·巴特沃斯上校,他於1843年至1855年間擔任英國駐[[海峽殖民地]]總督。 | [[北海]]的英文名Butterworth,得自威廉·約翰·巴特沃斯上校,他於1843年至1855年間擔任英國駐[[海峽殖民地]]總督。 | ||
中文名稱[[北海]]則來源不詳,但可追溯到晚清《檳榔嶼遊記》(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記載:「過海一帶英之屬境,統歸嶼轄。共設公堂五:一在北海、一在笨仔牙、一在高淹、一在大山腳、一在武吉淡門」。1900年的Lo Man Yu發表的〈檳城中文街名〉記載Butterworth中文名爲「北海」,福建話標音Pak hái,譯爲「north sea」而非其他音譯詞。南洋史地學家許雲樵則認爲「北海」本是prai的譯音,但華人俗稱Prai爲「新路頭」,而以1847年開闢的Butterworth爲北海,Prai即是今日之[[北賴]]城鎮。此外,Butterworth也曾有過「武打越」(閩南語白話字:Bú-tá-oa̍t)和「不打獲」(粵拼:Bat1 daa2 wok6)等音譯名。 | 中文名稱[[北海]]則來源不詳,但可追溯到晚清《檳榔嶼遊記》(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記載:「過海一帶英之屬境,統歸嶼轄。共設公堂五:一在北海、一在笨仔牙、一在高淹、一在大山腳、一在武吉淡門」。1900年的Lo Man Yu發表的〈檳城中文街名〉記載Butterworth中文名爲「北海」,福建話標音Pak hái,譯爲「north sea」而非其他音譯詞。南洋史地學家許雲樵則認爲「北海」本是prai的譯音,但華人俗稱Prai爲「新路頭」,而以1847年開闢的Butterworth爲北海,Prai即是今日之[[北賴]]城鎮。此外,Butterworth也曾有過「武打越」(閩南語白話字:Bú-tá-oa̍t)和「不打獲」(粵拼:Bat1 daa2 wok6)等音譯名。 |
於 2021年8月11日 (三) 16:23 的修訂
北海(Butterworth)是檳城州威省境內威北縣的主要城市,人口約10萬8千多人,與檳島東北部的喬治市隔著檳威海峽相望,可搭渡輪往來,航程約20多分鐘。在檳威大橋於1985年通車前,北海的渡輪是通往檳島的主要交通管道;北海也是檳城貨船主要停靠處,許多貨船會停靠北海這邊的大碼頭。
地名由來
北海的英文名Butterworth,得自威廉·約翰·巴特沃斯上校,他於1843年至1855年間擔任英國駐海峽殖民地總督。 中文名稱北海則來源不詳,但可追溯到晚清《檳榔嶼遊記》(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記載:「過海一帶英之屬境,統歸嶼轄。共設公堂五:一在北海、一在笨仔牙、一在高淹、一在大山腳、一在武吉淡門」。1900年的Lo Man Yu發表的〈檳城中文街名〉記載Butterworth中文名爲「北海」,福建話標音Pak hái,譯爲「north sea」而非其他音譯詞。南洋史地學家許雲樵則認爲「北海」本是prai的譯音,但華人俗稱Prai爲「新路頭」,而以1847年開闢的Butterworth爲北海,Prai即是今日之北賴城鎮。此外,Butterworth也曾有過「武打越」(閩南語白話字:Bú-tá-oa̍t)和「不打獲」(粵拼:Bat1 daa2 wok6)等音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