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嶼瑞天咸碼頭"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2 次修訂) | |||
行 1: | 行 1: | ||
+ | {{youtube|lcBbCSgLAvk|400|right|[[瑞天咸碼頭]]及[[舊關仔角]]岸景}} | ||
==簡介== | ==簡介== | ||
− | [[檳榔嶼瑞天咸碼頭]] | + | [[檳榔嶼瑞天咸碼頭]]([[Swettenham Pier]],簡稱[[瑞天咸碼頭]]),以英國首位駐馬來聯邦代表、海峽殖民地總督瑞天咸爵士(Sir Frank Athelstane Swettenham)命名,因此也譯為[[斯威特納姆碼頭]]。碼頭目前是[[馬來西亞]]中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近年來正迅速地從貨輪船港口轉型地遊輪碼頭,以致讓碼頭的遊輪停泊量於2017年超越[[吉隆坡]]的[[巴生港]]。碼頭的成功為[[檳城州]][[喬治市]]帶來旅遊人潮,繼[[檳城國際機場]]後為[[檳島]]帶來更多的海內外旅客,附近亦有[[檳島渡輪碼頭]]為公眾提供輪船的服務。碼頭於2009年11月完成擴建,並被設計成「T」字型,每個泊位長達400公尺並深12公尺。碼頭設有一座三層的待客中心,可容納超過2000位乘客,提供出入境服務外,亦有商店及轉運站等各種服務。 |
==歷史== | ==歷史== | ||
+ | 於20世紀初,鐵路將北海及[[太平]]連接起來,而[[吉隆坡]]的部分亦完成至接近尾聲。[[喬治市]]的港口極需要重建,以應付隨即而來的大量錫礦貨運。1890年代,一座「T」字型的鋼鐵碼頭被設計了出來,並於1901年開始建造。碼頭於1904年建成,花費約640,000叻幣。儘管為貨運船提供約180公尺的泊位,但很快就證明是不足的。碼頭初期被稱之為「鋼鐵碼頭(the Iron Pier)」,於1906年正式改名為[[瑞天咸碼頭]]。 | ||
+ | 碼頭於1911年擴建,北邊增建約100公尺,南邊則增建約70公尺。完成擴建後,提供長達總共366公尺的泊船空間。新建成的鐵路系統與碼頭為[[檳城]]帶來巨大的收益及經濟活動,過千的海外移民為了生計來到了碼頭尋找工作,他們主要來自中國和印度。 | ||
+ | |||
+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碼頭主要用作潛艇港口,為日本、德國、意大利三國海軍所用。 | ||
==交通地圖== | ==交通地圖== | ||
− | *[https://www.google.com/maps/@5. | + | *[https://www.google.com/maps/@5.4188438,100.3452641,3a,90y,122.2h,50.18t/data=!3m8!1e1!3m6!1sAF1QipPFeMf5x53HUQ02tBB6NUm1CqOt6qEnLt1wNqer!2e10!3e11!6shttps:%2F%2Flh5.googleusercontent.com%2Fp%2FAF1QipPFeMf5x53HUQ02tBB6NUm1CqOt6qEnLt1wNqer%3Dw203-h100-k-no-pi0-ya111.29787-ro0-fo100!7i12000!8i6000 Google地圖導覽] |
− | *OpenStreetMap:{{map1|5. | + | *OpenStreetMap:[https://www.openstreetmap.org/way/264409583#map=17/5.41847/100.34757]{{map1|5.41886, 100.34617}} |
==相關景點== | ==相關景點== | ||
行 13: | 行 18: | ||
==參考資源== | ==參考資源== | ||
− | * | + | *George Town World Heritage Incorporated:[http://gtwhi.com.my/images/pdfs/George%20Towns%20Historic%20Commercial%20and%20Civic%20Precincts.pdf A Guide to George Town's Historic Commercial and Civic Precincts] |
− | * | + | *theSundaily:[https://www.thesundaily.my/archive/swettenham-pier-surpasses-port-klang-top-port-call-cruise-ships-BUARCH513414 Swettenham Pier surpasses Port Klang as top port of call for cruise ships] |
+ | *馬來西亞觀光局:[https://www.tourism.gov.my/pdf/uploads/Cruise_Feb_2016.pdf Malaysia: A Preferred Cruise Destination] | ||
+ | *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Swettenham_Pier Swettenham Pier] |
於 2021年9月13日 (一) 18:55 的最新修訂
簡介
檳榔嶼瑞天咸碼頭(Swettenham Pier,簡稱瑞天咸碼頭),以英國首位駐馬來聯邦代表、海峽殖民地總督瑞天咸爵士(Sir Frank Athelstane Swettenham)命名,因此也譯為斯威特納姆碼頭。碼頭目前是馬來西亞中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近年來正迅速地從貨輪船港口轉型地遊輪碼頭,以致讓碼頭的遊輪停泊量於2017年超越吉隆坡的巴生港。碼頭的成功為檳城州喬治市帶來旅遊人潮,繼檳城國際機場後為檳島帶來更多的海內外旅客,附近亦有檳島渡輪碼頭為公眾提供輪船的服務。碼頭於2009年11月完成擴建,並被設計成「T」字型,每個泊位長達400公尺並深12公尺。碼頭設有一座三層的待客中心,可容納超過2000位乘客,提供出入境服務外,亦有商店及轉運站等各種服務。
歷史
於20世紀初,鐵路將北海及太平連接起來,而吉隆坡的部分亦完成至接近尾聲。喬治市的港口極需要重建,以應付隨即而來的大量錫礦貨運。1890年代,一座「T」字型的鋼鐵碼頭被設計了出來,並於1901年開始建造。碼頭於1904年建成,花費約640,000叻幣。儘管為貨運船提供約180公尺的泊位,但很快就證明是不足的。碼頭初期被稱之為「鋼鐵碼頭(the Iron Pier)」,於1906年正式改名為瑞天咸碼頭。
碼頭於1911年擴建,北邊增建約100公尺,南邊則增建約70公尺。完成擴建後,提供長達總共366公尺的泊船空間。新建成的鐵路系統與碼頭為檳城帶來巨大的收益及經濟活動,過千的海外移民為了生計來到了碼頭尋找工作,他們主要來自中國和印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碼頭主要用作潛艇港口,為日本、德國、意大利三國海軍所用。
交通地圖
- Google地圖導覽
- OpenStreetMap:[1]讀取地圖中...Leaflet | ©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
相關景點
參考資源
- George Town World Heritage Incorporated:A Guide to George Town's Historic Commercial and Civic Precincts
- theSundaily:Swettenham Pier surpasses Port Klang as top port of call for cruise ships
- 馬來西亞觀光局:Malaysia: A Preferred Cruise Destination
- 維基百科:Swettenham P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