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紡織品博物館"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1 次修訂)
行 1: 行 1:
 +
[[File:國家紡織品博物館.jpg|thumb|500|right|{{檔案:國家紡織品博物館.jpg}}]]
 
==簡介==
 
==簡介==
 
[[國家紡織品博物館]]([[National Textile Museum]]),前身為政府官廳,近幾年才轉型為博物館。位於[[吉隆坡]],[[蘇丹阿都沙末大廈]]([[Sultan Abdul Samad Building]])隔壁。
 
[[國家紡織品博物館]]([[National Textile Museum]]),前身為政府官廳,近幾年才轉型為博物館。位於[[吉隆坡]],[[蘇丹阿都沙末大廈]]([[Sultan Abdul Samad Building]])隔壁。
 
由建築師[[亞瑟·班尼森·赫巴克]]([[Arthur Benison Hubback]])所設計,於1905年完工,為印度撒拉遜復興式建築。
 
由建築師[[亞瑟·班尼森·赫巴克]]([[Arthur Benison Hubback]])所設計,於1905年完工,為印度撒拉遜復興式建築。
  
在改建為國家紡織博物館並於2010年1月9日向公眾開放之前,最初作為[[馬來亞鐵道公司]](FMSR,現為[[KTM]])的總部,
+
==歷史==
 +
 
 +
===1905-1917===
 +
在改建為國家紡織博物館向公眾開放之前,最初作為[[馬來亞鐵道公司]](FMSR,現為[[KTM]])的總部。
 +
 
 +
===1917-1980===
 +
前者於1917年搬至[[吉隆坡火車總站]]對面的[[馬來西亞鐵道公司行政大樓]]後,該大樓被轉交給[[雪蘭莪工務局]]([[Selangor Public Works department]])),隨後在1959年至1980年間安置了各種政府部門,包括[[雪蘭莪水務署]]([[Selangor Water Department]])、[[馬來西亞國家銀行]]([[Central Bank of Malaysia]])及[[馬來西亞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Malaysia]])。
 +
===1981===
 +
轉交給[[馬來西亞城市發展局]]([[Urban 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Malaysia]],現為[[UDA Holdings Berhad]])。
 +
===1983===
 +
10月13日在憲報刊登為歷史建築。
 +
 
 +
===1986===
 +
這座建築被馬來西亞手工藝發展公司租用,作為藝術和手工藝的展示,並建成了紡織博物館。
 +
===2001-2004===
 +
作為高等法院和司法畫廊使用。
 +
===2005-現今===
 +
在2005年7月13日批准了建設[[國家紡織品博物館]]的提案後,於2007年8月至2009年6月施工,並於2010年1月9日開放給大眾。
 +
 
 +
 
 +
==展覽廳==
 +
[[國家紡織品博物館]]一共有五個不同的展覽廳分別為'''恩典之樹展覽廳(Pohon Budi Gallery)'''、'''彩虹展覽廳(Teluk Berantai Gallery)'''、'''寶石精華展覽廳(Pelangi Gallery)'''、'''鍊帶灣展覽廳(Ratna Sari Gallery)'''及'''Saindera展覽廳(Saindera Gallery)''',並另外還設有一個小型圖書館,收藏了許多關於紡織品及服飾品的書籍。
 +
 
 +
===恩典之樹展覽廳(Pohon Budi Gallery)===
 +
Pohon Budi也被稱為Pohon Hayat(生命之樹)或Pohon Beringin(榕樹)。Pohon Budi展覽廳展示了史前時期紡織品的起源及其通過貿易的增長。還通過編織、刺繡、蠟染、縫鈕、鈎拉、串珠等工藝製作紡織品的工具、材料和傳統技術來展示人們如何完成紡織品如金錦緞(Songket)、傳統布料(Pua Kumbu)、印金布(Telepuk)、金綫刺繡(Tekatan)、砂拉越馬來人刺繡(Keringkam)、裝飾串珠(Decorative Beads)、巴迪布(Batik)等。
 +
 
 +
===彩虹展覽廳(Pelangi Gallery)===
 +
在傳統紡織品的分類中,kain pelangi被稱為多色布料中的皇家紗線,其柔和的顏色包括綠色、粉紅色、黃色和藍色。因此Pelangi展覽廳象徵著五彩繽紛的彩虹條紋,與馬來西亞各自擁有不同紡織珍品的族群相互映照。該展覽廳展示了一些精選的蠟染巴迪布(Batik)、漢人服飾、峇峇娘惹(Baba Nyonya)的絲綢和金絲緞、印度人的紗麗(Saree)、[[沙巴]]([[Sabahan]])和[[砂拉越]]([[Sarawakian]])的手工織品等。
 +
 
 +
===寶石精華展覽廳(Ratna Sari Gallery)===
 +
Ratna是鑽石、黃金和其他珠寶的分類。Sari是重要部分的精髓和核心,通常被稱為saripati。 Ratna Sari是一個術語,指的是從過去工匠的創造力中挑選出來的精選珠寶系列。Ratna Sari展覽廳展示了古時候各種各樣的珠寶及裝飾品,典藏了馬來人、華人、印度人、甚至原住民的能人巧匠所製作的作品。這些珠寶首飾全是利用金、銀、銅、珠寶和植物來製作,當中包括了煙盒、皮帶扣、吊式耳環、髮夾、項鍊吊墜、手鐲、腳鍊等。
 +
 
 +
===鍊帶灣展覽廳(Teluk Berantai Gallery)===
 +
Teluk berantai是馬來人至今仍在創造永恆的藝術遺產的親密和團結的象徵。Teluk Berantai 畫廊展示了馬來傳統收藏品的豐富、精緻和美麗,金錦緞(Songket)是一種用來象徵馬來人之間親密關係的物品。馬來人的藝術遺產體現在刺繡(Tekatan)、平整的金屬金線刺繡(Kelingkan)、[[彭亨州]]的梭織布(Kain Tenun)、五彩絲帶布(Kain Limar Songket Tenggarung),印金布(Telepuk)和腳本布(Kain Berayat)等。
 +
 
 +
===Saindera展覽廳(Saindera Gallery)===
 +
Saindera展覽廳是一個展覽廳,用於放置規模展覽。 也是博物館和公眾舉辦紡織講座、時裝秀等活動的場所。
  
 
==景點資訊==
 
==景點資訊==
 
*地點:26,Jalan Sultan Hishamuddin,City Centre,50000 Kuala Lumpur,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地點:26,Jalan Sultan Hishamuddin,City Centre,50000 Kuala Lumpur,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
*交通:
 +
**搭乘LRT輕快鐵至Masjid Jamek 站,步行約7分鐘即可到達。
 +
**搭乘Hop On Hop Off觀光巴士在第17站下車,步行約2分鐘。
 
*票價:免費入場
 
*票價:免費入場
 
*營業時間:上午9:00至下午6:00
 
*營業時間:上午9:00至下午6:00
*電話:+60-3-2694-3457
+
*電話:
 +
**+60-3-2694-3457
 +
**+60-3-2694-3461
 
*E-mail:
 
*E-mail:
*Google街道導覽:
+
**pr@mtn.gov.my
*OpenStreetMap:
+
**janetsm@jm.gov.my
 +
*官方網站:http://www.muziumtekstilnegara.gov.my/
 +
*Google街道導覽:[https://www.google.com/maps/@3.1468542,101.6937989,3a,75y,115.4h,107.68t/data=!3m6!1e1!3m4!1sxJ9-ZdBhSSgHJIeFWsQCPg!2e0!7i16384!8i8192?hl=zh-TW 正面外觀]
 +
*OpenStreetMap:[https://www.openstreetmap.org/search?whereami=1&query=3.14668%2C101.69406#map=19/3.14668/101.69406]{{map2|3.14668, 101.69406|18}}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
+
*Muziumtekstilnegara:http://www.muziumtekstilnegara.gov.my/main/content/history_131/?menuid=63
 +
*Mytravel:https://www.mytravel.com.my/map/merdeka-square-map/national-textiles-museum
 +
*馬來西亞觀光局:https://www.promotemalaysia.com.tw/spot_detail.aspx?class_id=5&data_id=249

於 2021年10月5日 (二) 18:48 的最新修訂

*描述:National Textile Museum. Kuala Lumpur, Malaysia.
*攝影:Marcin Konsek.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2016_Kuala_Lumpur,_Narodowe_Muzeum_W%C5%82%C3%B3kiennictwa.jpg
*日期:6 March 2016, 06:55

Alt text
CC-BY-SA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以相同方式分享

簡介

國家紡織品博物館National Textile Museum),前身為政府官廳,近幾年才轉型為博物館。位於吉隆坡蘇丹阿都沙末大廈(Sultan Abdul Samad Building)隔壁。 由建築師亞瑟·班尼森·赫巴克Arthur Benison Hubback)所設計,於1905年完工,為印度撒拉遜復興式建築。

歷史

1905-1917

在改建為國家紡織博物館向公眾開放之前,最初作為馬來亞鐵道公司(FMSR,現為KTM)的總部。

1917-1980

前者於1917年搬至吉隆坡火車總站對面的馬來西亞鐵道公司行政大樓後,該大樓被轉交給雪蘭莪工務局(Selangor Public Works department)),隨後在1959年至1980年間安置了各種政府部門,包括雪蘭莪水務署(Selangor Water Department)、馬來西亞國家銀行(Central Bank of Malaysia)及馬來西亞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Malaysia)。

1981

轉交給馬來西亞城市發展局(Urban 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Malaysia,現為UDA Holdings Berhad)。

1983

10月13日在憲報刊登為歷史建築。

1986

這座建築被馬來西亞手工藝發展公司租用,作為藝術和手工藝的展示,並建成了紡織博物館。

2001-2004

作為高等法院和司法畫廊使用。

2005-現今

在2005年7月13日批准了建設國家紡織品博物館的提案後,於2007年8月至2009年6月施工,並於2010年1月9日開放給大眾。


展覽廳

國家紡織品博物館一共有五個不同的展覽廳分別為恩典之樹展覽廳(Pohon Budi Gallery)彩虹展覽廳(Teluk Berantai Gallery)寶石精華展覽廳(Pelangi Gallery)鍊帶灣展覽廳(Ratna Sari Gallery)Saindera展覽廳(Saindera Gallery),並另外還設有一個小型圖書館,收藏了許多關於紡織品及服飾品的書籍。

恩典之樹展覽廳(Pohon Budi Gallery)

Pohon Budi也被稱為Pohon Hayat(生命之樹)或Pohon Beringin(榕樹)。Pohon Budi展覽廳展示了史前時期紡織品的起源及其通過貿易的增長。還通過編織、刺繡、蠟染、縫鈕、鈎拉、串珠等工藝製作紡織品的工具、材料和傳統技術來展示人們如何完成紡織品如金錦緞(Songket)、傳統布料(Pua Kumbu)、印金布(Telepuk)、金綫刺繡(Tekatan)、砂拉越馬來人刺繡(Keringkam)、裝飾串珠(Decorative Beads)、巴迪布(Batik)等。

彩虹展覽廳(Pelangi Gallery)

在傳統紡織品的分類中,kain pelangi被稱為多色布料中的皇家紗線,其柔和的顏色包括綠色、粉紅色、黃色和藍色。因此Pelangi展覽廳象徵著五彩繽紛的彩虹條紋,與馬來西亞各自擁有不同紡織珍品的族群相互映照。該展覽廳展示了一些精選的蠟染巴迪布(Batik)、漢人服飾、峇峇娘惹(Baba Nyonya)的絲綢和金絲緞、印度人的紗麗(Saree)、沙巴(Sabahan)和砂拉越(Sarawakian)的手工織品等。

寶石精華展覽廳(Ratna Sari Gallery)

Ratna是鑽石、黃金和其他珠寶的分類。Sari是重要部分的精髓和核心,通常被稱為saripati。 Ratna Sari是一個術語,指的是從過去工匠的創造力中挑選出來的精選珠寶系列。Ratna Sari展覽廳展示了古時候各種各樣的珠寶及裝飾品,典藏了馬來人、華人、印度人、甚至原住民的能人巧匠所製作的作品。這些珠寶首飾全是利用金、銀、銅、珠寶和植物來製作,當中包括了煙盒、皮帶扣、吊式耳環、髮夾、項鍊吊墜、手鐲、腳鍊等。

鍊帶灣展覽廳(Teluk Berantai Gallery)

Teluk berantai是馬來人至今仍在創造永恆的藝術遺產的親密和團結的象徵。Teluk Berantai 畫廊展示了馬來傳統收藏品的豐富、精緻和美麗,金錦緞(Songket)是一種用來象徵馬來人之間親密關係的物品。馬來人的藝術遺產體現在刺繡(Tekatan)、平整的金屬金線刺繡(Kelingkan)、彭亨州的梭織布(Kain Tenun)、五彩絲帶布(Kain Limar Songket Tenggarung),印金布(Telepuk)和腳本布(Kain Berayat)等。

Saindera展覽廳(Saindera Gallery)

Saindera展覽廳是一個展覽廳,用於放置規模展覽。 也是博物館和公眾舉辦紡織講座、時裝秀等活動的場所。

景點資訊

  • 地點:26,Jalan Sultan Hishamuddin,City Centre,50000 Kuala Lumpur,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 交通:
    • 搭乘LRT輕快鐵至Masjid Jamek 站,步行約7分鐘即可到達。
    • 搭乘Hop On Hop Off觀光巴士在第17站下車,步行約2分鐘。
  • 票價:免費入場
  • 營業時間:上午9:00至下午6:00
  • 電話:
    • +60-3-2694-3457
    • +60-3-2694-3461
  • E-mail:
    • pr@mtn.gov.my
    • janetsm@jm.gov.my
  • 官方網站:http://www.muziumtekstilnegara.gov.my/
  • Google街道導覽:正面外觀
  • OpenStreetMap:[1]
    讀取地圖中...
    Leaflet | © OpenStreetMap contributors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