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華人人物錄"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大馬華人維基館
前往: 導覽搜尋
(1900年-1999年)
行 23: 行 23:
 
清康熙三十九年~清嘉慶四年
 
清康熙三十九年~清嘉慶四年
 
*[[法蘭西斯·萊特]](1740年-1794年)([[萊特船長]]):於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獲吉打蘇丹同意租借檳榔嶼,從此成為檳榔嶼英國最早在遠東殖民的貿易自由港,萊特船長成為第一任總督。
 
*[[法蘭西斯·萊特]](1740年-1794年)([[萊特船長]]):於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獲吉打蘇丹同意租借檳榔嶼,從此成為檳榔嶼英國最早在遠東殖民的貿易自由港,萊特船長成為第一任總督。
 +
*[[曹亞志]](1782年-1830年)
 +
*[[薛佛記]](1793年-1847年)
  
 
==1800年-1899年==
 
==1800年-1899年==
 
{{youtube|GdQujiuveg8|400|right|馬來西亞最具影響力的華人領袖([[葉亞來]]、[[陳禎祿]]、[[林連玉]]、[[林吉祥]])}}
 
{{youtube|GdQujiuveg8|400|right|馬來西亞最具影響力的華人領袖([[葉亞來]]、[[陳禎祿]]、[[林連玉]]、[[林吉祥]])}}
 
清嘉慶五年~清光緒二十五年
 
清嘉慶五年~清光緒二十五年
 +
*[[劉善邦]](1800年-1857年):砂拉越反殖反帝第一人。
 
*[[鄭景貴]](1821年-1898年)
 
*[[鄭景貴]](1821年-1898年)
 
*[[陳旭年]](1827年-1902年):甘密大王。
 
*[[陳旭年]](1827年-1902年):甘密大王。
行 33: 行 36:
 
*[[陳亞炎]](????年-1899年)
 
*[[陳亞炎]](????年-1899年)
 
*[[陸佑]] (1846年-1917年):實業家、大慈善家。
 
*[[陸佑]] (1846年-1917年):實業家、大慈善家。
 +
*[[黃遵憲]](1848年-1905年)
 +
*[[黃乃裳]](1849年-1924年)
 +
*[[辜鴻銘]](1857年-1928年)
 +
*[[康有為]](1858年-1927年)
 
*[[姚德勝]](1859年-1915年):霹靂怡保新街場開拓者。
 
*[[姚德勝]](1859年-1915年):霹靂怡保新街場開拓者。
 
*[[胡子春]](1860年-1921年):錫礦大王。
 
*[[胡子春]](1860年-1921年):錫礦大王。
行 43: 行 50:
 
*[[陳禎祿]](1883年-1960年)
 
*[[陳禎祿]](1883年-1960年)
 
*[[李光前]](1893年-1967年):大慈善家。
 
*[[李光前]](1893年-1967年):大慈善家。
 +
*[[林語堂]](1895年-1976年)
 +
*[[郁達夫]](1896年-1945年)
  
 
==1900年-1999年==
 
==1900年-1999年==

於 2021年8月8日 (日) 14:31 的修訂

  本頁收錄與大馬華人歷史文化有關之人物,非以種族或國籍區分。名單依出生年劃分,暫以每一百年為一個時期,可依需要動態調整之。(此名單仍未完成,可隨時增補)

1399年之前

明建文元年之前

  • 拜里米蘇拉(1344年-1414年):馬六甲王國開國君主。明成祖在位期間,曾率團向明朝朝貢。
  • 朱棣   (1360年-1424年):明成祖或稱永樂帝,為明朝第三任皇帝。在位期間曾接受馬六甲國王拜里米蘇拉之朝貢,並回賜貴重禮品、金銀等。

1400年-1499年

明建文二年~明弘治十二年

1500年-1599年

明弘治十三年~明萬曆二十七年

1600年-1699年

明萬曆二十八年~清康熙三十八年

1700年-1799年

清康熙三十九年~清嘉慶四年

  • 法蘭西斯·萊特(1740年-1794年)(萊特船長):於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獲吉打蘇丹同意租借檳榔嶼,從此成為檳榔嶼英國最早在遠東殖民的貿易自由港,萊特船長成為第一任總督。
  • 曹亞志(1782年-1830年)
  • 薛佛記(1793年-1847年)

1800年-1899年

清嘉慶五年~清光緒二十五年

1900年-1999年

清光緒二十六年~民國八十八年

2000年之後

(未完待補 ...)